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青白江川明参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青白江

川明参属川产道地中药材,由于川明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它良好的市场前景。川明参在四川省的成都、内江、资阳、达县、南充等市都有种植,主产区域在青白江、简阳、巴中等市区,产地中又以青白江云顶山和巴中渔溪一带栽培历史较长。而青白江云顶山一带生产的川明参,其特点是中心轴为菊花状(云顶山红星、红岩一带出产),成品粉质多,商品性好,质量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一、川明参的生产与市场需求

根据中药材市场销售信息反馈,四川市场川明参年消费量达3000~4000t,产品供不应求。据调查,青白江区清泉镇、人和乡种植川明参的村社为低山区和丘陵区,是药农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该产区现年均种植面积约1755亩,亩产约260kg,总产约达400多t,亩产值3000元以上。根据目前生产的发展及市场销售的需求,药农种植川明参的积极性较高。如果能通过项目引路,技术支撑,实施规范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产后加工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川明参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将显著提高这一中药材种植区药农的经济收入。目前青白江的清泉、人和等乡镇现有种植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储备,近年该区域可规划发展种植到3000~4000亩,通过技术措施的改进,单产还可大大提高;年总产量可达到800~1000t,年产值可达到900~1200万元;在提高产后加工质量,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后,年产值还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二、川明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白江中药材川明参生产仍存在一些主要的技术问题:

1.川明参现栽种的品种退化较严重

药农传统上用种是自留种,没有选优作种。


(未完,全文共2276字,当前显示7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