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雅·采薇【采薇·小雅与豳风·东山异同点分析】

分析《诗经·小雅·采薇》和《豳风·东山》,并比较其战

争表现异同

一、《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一诗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

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犹如电影中运用

一连串的回忆镜头,再现从军生活的艰苦、悲伤,用痛定思痛的反思,

多层次地表达了行役之苦。也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1)思想情感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

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道路崎岖,又饥

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

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

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

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忆起昔日从军时,正

值阳春三月,杨柳迎风飘摇;今日归来,却碰上雨雪霏霏的冬天,虽

已踏上归途,归路漫漫,还要忍受饥寒交迫的生活。想到战斗中的出

生入死,和归途中的艰难困苦,又想到久未联系的家人的情况,忧伤

的心情不由涌上心头,“莫知我哀”,形象的写出了歌者的忧伤。这是

写景记实,更是抒情伤怀。

(2)艺术手法

《采薇》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用薇的生长过程,衬托士兵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十分生动妥贴。第四章则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严、军威之壮,描述贴切形象。末章描述出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善于运用景物的渲染烘托对比,突出其哀乐。出征时,杨柳依依,旋归时,阴雨霏霏。这不仅概括了漫长的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以“杨柳依依”的大好春光和“雨雪霏霏”的严寒隆冬分别映衬战士们出征时共赴国难的豪情壮志和凯归时自知重险困厄之中的殷忧深愁。天地之大,有谁同情社会地位卑微的士兵呢。他们把犯边的敌人驱平了,又要回到奴隶主的田地上流血流汗,再落入苦难的深渊。这些士兵们非但未因胜利的喜悦而激动,反而深味着无尽的空虚和悲凉。情景相生,情景相融,令人动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未完,全文共2837字,当前显示9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