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政治·社会建设

ZHENGZHISHEHUIJIANSHE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王增杰

(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河南

〔摘要〕

郑州450002)

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基层的依法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基层

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关键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制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法治干部队伍下基层活动。

〔关键词〕

依法治国;基层治理;法治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5)01-0040-05

〔中图分类号〕D648

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基层的依法治理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内涵及要求

所谓基层治理法治化,就是指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在县级乡级、村、社区等)行政区域推进依法执以下(县级、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围绕法治中国建设大局,以约束和规范公权力为重点,以培育法治文化为基础,以激发基层社会活力为目的,使基层的一切活

动依照法律管理,公民的所有行为依照法律进行,基层的一切需要和可以由法律来调控的活动和工作,制度化的轨道。具体来讲:都纳入规范化、

1.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这个大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能靠简单地将法治建设的任务切割为各基层组织、各行业、各部门的任务来完成,而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基层“法治中国建设”这个整体和大局,治理应紧紧围绕

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应主动让位大局,反对基层组织、行业、部门将局部工作和利益置于大局和整体利益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借口服务地之上,搞特殊化、“禁区”和“特区”,破坏社会主义法治的方发展设置

统一,妨碍和影响党和国家的大局

2.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鲜明特征,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必须打造一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干部队伍。

3.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以约束和规范公权力为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1**********]3)。

[作者简介]王增杰(1968-)男,河南鹿邑人,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建设。

·40·


(未完,全文共8660字,当前显示14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