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滦水河边的塑像]滦水

年初一,中央电视台实况播放迎春晚会的节目中,有一个十分令人动情的场面——著名歌唱家于淑珍应邀演唱了一首《滦水香茶敬亲人》,她眼睛里闪动着湿润的亮光,一边用歌喉传达着七百万天津人民的深情祝愿,一边踏着那优美的旋律斟满一杯茶水,捧给引滦工程总指挥李瑞环。李瑞环庄重地把这杯洋溢着天津人民深情厚意的茶水献给坐在他身边的两位老战士。一位是驻天津解放军某部副军长王嘉祥,一位是原铁道兵某部师长刘敏,他们是引滦入津隧洞工程的指挥者。此刻,他们谦逊地从总指挥手中接过那热气腾腾的香茶,又隐身到人群里。在这动人的瞬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他们在工地上风餐露宿、挥汗如雨的日日夜夜。他们带领着数万名年轻的军人,在那片古老的国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但建设起第一流的宏伟的引水工程,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引滦精神”。

“滦水香茶敬亲人,亲人就是解放军……”在我听来,女歌唱家那动人的歌声里分明响彻着引滦战士行进的脚步声,那些使我难以忘怀的八十年代的年轻军人,紧紧地跟随一面火红的旗帜——那是党的旗帜,是党率领亿万炎黄子孙向四化进军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这些头顶红星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智慧、力量、意志,化作风枪的吼鸣;把自己的青春、爱情、生命,凝聚成惊天动地的开山炮声,谱写出“我爱中华”的时代强音。

忘不了你们啊,年轻的战士,年轻的朋友……

关建海,有着书生一样的白面孔。在隧洞工地见到他时,使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少年将领罗成。他手里也有一杆长枪,那是开山凿石的风枪;他手下也有一队人马,那是上级交给他的一个风枪队。他和那些年轻的伙伴一起,战塌方,过断层,斗渗水,制流沙,一次又一次提前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有人说他是不卷刃的钻头,有人说他是钢筋铁骨,其实,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

1980年10月,当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奔赴燕山执行引滦任务时,关建海也接到了父亲的“命令”,催他退伍回乡。原来,小关入伍前所在的副业队烧安瓿,当年他带出的徒弟,如今一天能挣三四十元,而关建海一个月的津贴费还不到二十元。


(未完,全文共2905字,当前显示8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