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战地5【穿梭战地的导航者――美空军战斗控制小组

cct作战小组是多军协同作战需求下的产物。cct的雏形是美国陆军在二战末成立的全新作战小组――“陆军寻路者”――用于在空降部队空投之前对空投区域进行识别和引导。

cct小组人员不多,但在地面部队与空中力量的协同行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交换机”角色……

cct成员正在进行风向和导航测定

cct成员进行登机前的最后检查和调试

伞降部队的“灯塔”

二战时,盟军的大规模伞兵空降战术虽然落后于德军,但发展之迅速远远超过了德军。不过随之而来的技术难题也凸显出来:在盟军登陆西西里岛战役前夕,大规模的盟军伞降行动在夜色中展开,但美国第82空降师在夜色下很难判定降落地点,时常发现降落地点和预期地点偏离几十英里。

此次行动给盟军以警示。在未来大规模伞降行动中,必须有一群可以为空降主力部队提供地面导航的专业人员,引导空降机群伞降。为此,美陆军成立了全新的作战小组――“陆军寻路者”(thearmypathfinder)。他们先于空降部队进行空降,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对地面目标进行识别并引导后期的大规模部队。

二战进入尾声时,“寻路者”的作战经验已非常丰富。一个小组由4人组成,携带通信导航器材,提前数小时空投到行动区域,搜寻和识别目标,确定目标后发起有效进攻,以减少空降部队的损失。例如在“打通缅甸之路”战役中,“寻路者”和美“第一空中突击群”组成的混编部队使用滑翔机机降在敌人后方,为多次空中打击提供信息和指引。然而这样的战术和协同方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1945年1月,“第一空中突击群”宣布撤编,人员编入其他部队。

1947年9月18日,美国决定成立空军,并使其作为独立军种。同时美军深刻体会到空军参战后出现的问题:由于引导空军打击的进度缓慢,出现了很多空军误伤己方人员的事件。这些问题被归咎于“寻路者”素质和技术的不足,以及陆军只依靠自己的“寻路者”,不依靠空军的相关专业人士。一场激烈的争执随后在华盛顿军方高层爆发,军种的配合协同及相互沟通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经过反复讨论,美国国防部通过决议,允许空军建立独立的引导、指挥人员编制,组建相应的战术小队。

1953年1月15日,经过短期培训,由6人组成的空军“寻路者小队”被派往陆军作战单位,进行地面打击的引导工作。3月27日,空军将“寻路者小队”扩编成中队,并且正式改名为“战斗控制小组”(cct,combatcontrolteam)。1960年代后期,cct开始担负冷战时期美军盟友的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包括引导运输机空投、运输补给品,引导空中火力打击地面目标等。

经历实战

越战全面爆发后,cct以3人为一个小组,担负引导常规部队和特种部队的任务(其中两人负责航空控制,一人负责无线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他们首次使用变频通信装置,与直升机飞行员使用事先约定的频段,解决了通信延时的问题。

进入1970年代后期,cct成为军方航空管理的重要机动力量,经常活跃于行动任务的空投地区,引导空中运输机投放相关补给品。


(未完,全文共3881字,当前显示12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