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30年之中国兵器】中国兵器2018年职称评审

原始社会,人们将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由一个地方拖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就是早期的木轮运输。后来,人们发现木轮的直径越大,运输的速度也越快。于是,随着木轮直径的加大,木轮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面对以牛马牲畜为动力的带轮子的车,培根的一句“总有一天我们会赋予运输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而无需求助于动物”的预言则精准地描绘了几百年后的今天的场景。从1978到2008,如歌岁月的翻天覆地再一次佐证了这一方向决定成就的朴素道理。

“当惊世界殊”的中国从一个坐标到了另一个坐标,一块曾镌刻了无数辉煌的土地正编织着时代之神的梦想。尽管宛如珍珠的成形,夹杂着蚌母的疼痛,烙着水的印记,但却使这圆润通透的文明古国具有了绵延的生命力。

这样的一种记忆,必然要以兵器的名义凝固成最鲜活的国之印记。

1“红箭”-73b(1979)

重11.27千克的“红箭”-73b是我国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它改进了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操纵困难、命中率低、飞行速度慢、飞行时间长、易受敌火力压制等不足。主要在制导系统中增加了红外侧角仪,变成了红外半自动跟踪、导线制导。使用这种制导方式。射手的负担大为减轻,他只要像使用步枪瞄准目标一样就可以了,其余制导功能都由仪器自动完成。而其它管式发射的典型二代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射手必须始终和发射制导装置在同一位置操纵导弹。

红箭-73b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大幅度提高了战斗部的破甲威力。战斗部静破甲威力从原来的500毫米提高到了850毫米以上,动破甲威力则从原来的150毫米/65°提高到了180毫米/65°。

2洲际弹道导弹(1980)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我国由西北部的酒泉发射场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全射程洲际运载火箭,火箭飞行约30分钟,射程超过9000千米。这枚火箭在高空中顺利完成了火箭级间分离、发动机关机和火箭头体分离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全程,最后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这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究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

在1980年5月9日新华社发表公告的当天,美联社迅速作出反应:“它将是中国第一次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正式试验,它可以发射到苏联各地,并到达美国西部……这是朝制造同美苏相同的洲际核武器系统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样一来,中国在形式上将具备和美苏并驾齐驱的战略性核作战体系。”

3一箭三星(1981)

1981年9月20日5时28分40秒,我国“风暴”1号运载火箭携带着“实践”2号、“实践”2号甲和“实践”2号乙三颗卫星,从发射台上起飞。7分20秒后,“实践”2号甲、“实践”2号乙与运载火箭分离。再过3秒钟,“实践”2号又与火箭分离。三颗卫星分别进入预定轨道,开始执行太空各项探测任务。

一般说来,多颗卫星的重量和体积比单颗卫星要大得多,所以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标志着发射技术、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一箭三星发射成功,使我国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方面,成为世界上继美、俄、欧洲航天局之后第四个掌握这种发射技术的国家。

美联社如此评论。“多卫星的发射可能意味着能发射多弹头导弹”,“其军事含义是很清楚的”。

4首次发射潜地导弹(1982)


(未完,全文共11628字,当前显示14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