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水中月镜中花 如镜中花,如水中月

《犹在镜中》确实像在镜子里,只是那镜子的玻璃已经破碎,一切都是虚幻的反影。1让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描绘心中的上帝,似乎特别符合很多人对上帝的感觉总是在不需要时突然现身,又在渴望出现时不见一丝踪迹。在《犹在镜中》里,伯格曼让自己心爱的女主角卡琳成为日趋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她常常幻视幻听,为此而歇斯底里、不能自控。卡琳眼里的上帝反映出伯格曼的内心矛盾:既觉得上帝无处不在,又怀疑压根是虚无既爱其热情如火助人为乐,又怪其冷若冰霜不近人情。影片最后,卡琳眼睛里的上帝成了“蜘蛛”,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

充满矛盾的伯格曼也承认自己内心的这一变化,他说。“我对上帝的想法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变化是从《犹在境中》开始……我把上帝看作是破坏性的,非常危险的,对人类有害的。上帝把人类阴暗的破坏力释放了出来,而不是相反。”但是在影片中,伯格曼仍顽固地拒绝表明自己内心的动摇,相反,他还要坚守着对上帝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还抱有希望。在影片结尾处,他通过父子间的对话,让上帝作为“爱”的化身重新出现。

儿子说:我不能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父亲说:不,孩子,你能。但是你必须抓住点儿什么。儿子问:抓住什么呢。上帝。给我一个有上帝的证明。父亲回答我只能给你一个关于我的希望的模糊想法。在人类社会里,爱是实实在在存在着,这点大家都知道。儿子反诘:那么爱证明了上帝的存在。父亲不置可否:我不知道是否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或爱就是上帝本身。儿子似乎恍然大悟:爸爸,照你这么说,卡琳是被上帝包围着,因为我们都爱她。父亲点头:是的。


(未完,全文共2124字,当前显示6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