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衡水新编 衡水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手里端着半盆黑泥汤一样的水。这是记者到达衡水那天,从河北某报上看到的一张照片。照片旁边的文字说明,老农手里端的是家里用来洗菜的水,已经反反复复用了近一个星期,却还是舍不得倒掉。而这位老农居住的乡村,就在衡水。华北平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对衡水经济的影响更大。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南边,与山东省的德州为邻。在河北经济中,衡水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里的地理环境较差,被称为“华北的漏斗”,旱涝不均且为害不小,曾有这样的话来形容:“旱过阿拉伯,涝比东南亚”。

衡水市原来是一个地区,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区划变更,直到1996年才建成为地级市,下辖1区、8县和2个县级市。

多年来,衡水经济一直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而小麦耗水严重,这在一个旱涝无常但以干旱为主的地区来说,必然造成诸多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靠天吃饭”制约着衡水农业的发展,同时工业也未能很快地壮大起来,上规模的企业很少。在“河北百强企业”排名中,衡水企业只占了了的几席。

本来记者的行程中并不包括衡水,原因并非对欠发达地区的不重视(我们最初选择的欠发达地区是张家口),而主要是由于它的知名度太低。当然,要说完全不知道也是夸张,在采访中我还是发现了几个较为熟悉的名字,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气很响的全国改革先进县枣强县、开创茶饮料一代风气的“旭日升冰茶”,以及如今还时常在电视广告中见到的“衡水老白干”。

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地区,加之建市的历史很短,使得衡水经济一直处在整个河北的下游。2002年,衡水市的gdp总量为66.88亿元,是全省最后一名;人均gdp为14547元,也只比邢台、廊坊、沧州等市略高一点。

虽然衡水当地人说,衡水建市时分到的都是一些穷县,但其实仍有几个县的经济实力较强,如冀州、安平、枣强等。这里首先要说说的是枣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枣强县大力搞乡镇企业建设,在电线电缆、化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经济效益非常好的代表性企业,时称“八大集团”。全县经济一片红火,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曾经连苏南地区都被吸引来参观取经。然而好景不长,枣强经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滑落,“八大集团”纷纷关张歇业,至90年代中期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

究其因,首要的一点是由于企业未能及时进行改制,行政干预过多、产权不清、管理混乱,使得后来在环境压力下进行的大力度改制过程变得非常痛苦,“八大集团”中只有很少的几家改制或重组成功,其余都从此销声匿迹;其次,企业在经济效益非常好的情况下不注意后续发展的规划,既舍不得花钱搞新产品研发,又盲目投资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从而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原有主导产业衰落的同时,却有新的产业从民间自主的发展起来,这就是形成枣强县新的经济支柱的玻璃钢业和皮毛业。毕竟一度辉煌过的经济为枣强人民集聚起一定的财富(全县存款达30多亿元),这些宝贵的民间资本在枣强县政府的有力引导下重新投入新的产业开发,使得近几年玻璃钢、皮毛生产获得高速增长,经济大获丰收。以皮毛生产的主要基地大营镇为例,全镇年财政收入达5100万元,几乎可以抵得上一个经济贫困县一半的财政收入。

枣强县“死而复生”的经验提示我们,只要政策对头、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头,贫困地区也能够很快地发展起来。而这,也是对目前整个衡水大张旗鼓进行中的“以工强市”战略的一个很好注脚。


(未完,全文共4630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