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破解农村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原因分析当下农村教育公平难题亟待破解,它已严重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是人才外流的问题。教育越不公平,人才外流现象越严重。想必每一位关注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些边远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学校基础薄弱,地域较大而生源不多,撤并不能,投入也不能。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农村已产生了空壳学校、麻雀学校,而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尽管刚毕业的老师能到农村学校任教,但不几年,他们通过各种关系纷纷调走了,学校只好分派老教师在这些学校把守。我目睹了自2000年来我校区小学由原来的108名老师减少到现在的65人了,流向城区学校的有12人,到中学的有17人,到其他部门的有8人,自然减员6人。而在剩下的65名老师中,45岁以上的有34人,占总数的52%。在农村工作三十多年,我还没有看到城里老师往农村跑的,即使有这样的现象,那肯定也是新闻材料。尤其让我吃惊的是城区一所规模很大的学校,师生比为1:10,有部分老师虽然上班,但基本上不带课。农村也出现师生比一样的现象,学校规模虽然小,但是班级数和课节数却没有减少,一周几乎没有一节空堂。相比之下哪来教育公平,又何言教育均衡。我们坚信,这一现象不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看到,而且是领导者都明白的事实。

一年前,我与县里一位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一起就餐,在谈到教育时,他深有感触地道出了我们的老师在层层拔高,小学老师往初中跑,往城里跑,往镇里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部分学校教师人满为患,而一部分学校师资匮乏。政府曾出台政策来扼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可效果甚微。究其原因,这些年来舆论宣传教师待遇丰厚,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这块大肥肉,想来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一部分业务精湛而又兢兢业业的老师内心不再平静,他们走出书斋,要到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城区学校去,不想屈居农村;还有一部分人虽不是教育精英,但考虑到就医、子女受教育等情况而动用各种关系调往城区学校。有人总是指责学校一边浪费教育资源,一边又使教育资源非常紧缺,指责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干什么,应该做好多和少的对立又统一的协调工作。可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农村校长只有在那些没有所谓活动能力的老师面前才有自主权,根本就扛不住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你就是不放人吧,能调走的人已经到新的学校上班去了。当然,城区学校领导在学校已超编的情况下不会再接受老师调进,可来自上面的压力,也只好姑且说借用安顿,这样城里学校超负荷地养教师。


(未完,全文共3166字,当前显示103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