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深耕细作 深耕本土化

业绩的高增长背后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不仅得益于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更得益于博世在中国市场长达一个世纪的深耕。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一座“很德国式”的大楼拔地而起。2011年4月20日,在博世集团董事长弗朗茨•菲润巴赫(franzfehrenbach)的见证下,这座投资9.8亿元的博世中国新总部大楼正式落成启用。

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地区总部,将为在中国的三大业务部门(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及消费品和建筑智能化技术)提供“统一办公”,很显然,博世中国新总部是为今年已有125周年的博世集团“庆生”而献上的一份厚礼。

“博世新中国总部大楼的落成启用,体现了博世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的高度信心和博世在华长远发展的承诺。”在菲润巴赫看来,从上海租写字楼到投入巨资建设自己的办公楼,这不仅仅是办公形式上的差异,而是博世深化“根植本土、服务本土”在华发展战略的佐证。

第三大市场

近期,博世在中国地区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有近2/3的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博世”品牌。

为此,菲润巴赫对于博世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是相当满意,在他看来,博世业绩的高增长背后是其品牌在中国知名度的提升,不仅得益于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更得益于博世在中国市场长达一个世纪的深耕。

2010年,博世在中国的总销售额超过了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尽管中国市场的业绩尚不足博世全球销售额的一成,但是在过去四年里,年均增长率超过30%的中国市场已经能在博世的全球版图上“独领风骚”。2010年的销售业绩中,汽车业务销售额达233亿元,同比增幅为38%。可以看到,在更长远的未来,支撑博世中国业绩的重中之重将是滚雪球般壮大的汽车业务。正是因为汽车板块强劲增长,中国一跃成为继德国和美国之后博世全球的第三大市场。

此前,博世集团就期许其汽车零件在亚太地区市场的份额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博世整个亚太区销售额为110亿欧元,同比增长9.9%。对比之下,中国区的表现较为强劲,足以让其他海外市场黯然失色。实际上,中国业务占整个亚太区的1/3,也证明了这个快速崛起的市场“堪当重任”。

菲润巴赫已经深感中国市场对于博世的重要性。“博世中国新总部大楼的落成启用,体现了博世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的高度信心和博世在华长远发展的承诺。”菲润巴赫说,虽然没有明说,将中国总部大楼改设为亚太区总部,但在其陈述中也表示,一些部门整体亚太地区的职能已经放到中国,目前中国总部已经承担了非常多的职责,很多部门在中国的职能范围也已经是覆盖中国以外的市场。

本土精英上位

一直以来,跨国汽车公司高管之门很难为本土精英打开。博世很早认识到本土精英对市场的熟悉、国情的把握、网络和舆论的掌控等巨大的优势。


(未完,全文共3583字,当前显示11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