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等职业学校城乡扶助生的教育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河北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就业和扶助困难群体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形成通过培训就业扶助困难群体的良性机制。从2007年起,每年选择一批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资助每户一名符合条件的子女就读技工院校,毕业后推荐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困一户”的目标。资助对象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人均年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特困家庭中的一名年龄在16周岁至25周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就业愿望的子女。扶助生的学杂费用完全由各级财政补助,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学杂费用,符合条件的扶助生还可享受每人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

随着这项政策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大规模的贫困扶助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社会心理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存在自卑焦虑、内向封闭、急功近利――只盯就业挣钱而知识贫乏等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不仅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与成熟,也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5年)第8条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理解、判断和分析事物及发表意见的能力。”针对扶助生的心理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着眼于当代职业教育观,对学生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内容,让扶助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

1.心理辅导

有些人认为,扶贫生就是缺钱,给他们钱买硬件用就行了。但学生们在做访谈时,都认为自卑和孤独自闭,是他们最难解的心理问题。正如有的扶贫生所说:穷,我们可以少吃一点,但心里的苦想什么办法也排解不了。由此可见,扶贫生最重要的需要是心理需要。资助、困补等虽然可使他们度过经济上的困境,但他们内心“低人一等”的感觉仍然存在,自卑和孤僻的心结仍然没有打开。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倾诉,需要用一个合理认知来重新评价自己,需要各种心理方法来摆脱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一切的达到,无疑必须依靠心理辅导。�

1.1在新生入校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扶贫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关注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扶贫生。�

1.2利用橱窗、板报、校报等媒介进行心理辅导宣传,打消扶贫生对心理辅导的疑虑和误区,使他们对心理辅导形成合理的认识。�

1.3利用心理专题讲座、报告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解决扶贫生的人际交往、自信心缺乏等问题,建立其对心理辅导的信任。�


(未完,全文共3183字,当前显示10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