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麦的最新作格【小麦套作菊苣试验研究】

摘要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小麦套作菊苣密度及施氮量对菊苣产量的效应关系,建立了菊苣产量与密度、施氮量的数学模型。解析模型得知,影响菊苣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其次为施氮量。经优化组合频数分析与模拟选择,得出菊苣产量≥150t/hm2的种植密度为(177645~223035株/hm2),每次刈割后施氮量59.22~107.85kg/hm2。经济效益分析种植牧草菊苣纯收入为13743.08元/hm2,产投比1.946。

关键词小麦;菊苣;套作;密度;施氮量

中图分类号s512.1;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176-02

毕节试验区作为贵州省畜牧大区之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占1/3还强。在畜牧业发展中,草地畜牧业的比例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主要还是依靠天然草地进行简单的放牧利用,人工建植草地利用方面还比较薄弱。为此笔者结合近年畜牧业生产上农民种植牧草实际,进行了小麦套作菊苣不同密度与施氮量试验,探索适合毕节试验区生态条件下的粮草结合种植模式。以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元化种植,解决牧草种植与粮食作物争地矛盾,实现粮饲双收提供有益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金沙县平坝乡新农村,东经105°59′~106°10′、北纬27°25′~27°35′,海拔1200m,年降水量1050mm,年平均气温14.8℃,≥10℃有效积温4619℃,无霜期310d,前作为玉米。土壤理化指标:ph值5.9,全氮0.152%,全磷0.096%,全钾2.13%,有机质1.49%,速效氮118mg/kg,速效磷5mg/kg,速效钾165mg/kg。

1.2试验材料

供试牧草品种为普那菊苣,从贵州省畜牧局草地站引进。小麦品种为毕麦16号,由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供试氮肥为尿素(贵州赤天化生产,含n≥46%)。

1.3试验设计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在小麦行间套作菊苣,选取菊苣密度(x1)、施氮量(x2)2个因子为研究对象。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见表1。共计6个处理,2次重复。小区面积37.8m2(7.0m×5.4m),每个小区分3个种植带,每个种植带1.8m,种2行小麦3行菊苣,即大行距1.30m种菊苣3行,小行距0.50m种小麦2行,小麦播幅20cm。菊苣株距按设计密度采取扩(缩)来调节。小区间不留走道,重复间留宽80cm走道,四周种植菊苣作保护行。

1.4试验过程

小麦于2006年10月17日播种,播种量60kg/hm2,基肥为复合肥750kg/hm2(氮、磷、钾含量≥25%),菊苣移栽前对小麦进行1次中耕除草;2007年5月16日收获,全生育期199d。


(未完,全文共3589字,当前显示11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