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比较研究: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

摘要。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持续性作用。在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1992年—2008年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首先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面板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进而进行了面板数据模型选择与估计,结果发现应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从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有着明显差异,平均消费倾向有着显著特征;最后提出应在中部地区实施差别化消费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34-03

一、引言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持续性作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中,消费需求的增长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加有效。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最终消费率在87%左右,而居民消费率一般在73%左右。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47.4%,农村居民消费率更低,仅占最终消费的16.54%,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农村居民消费率更低。在当前中部崛起战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中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未完,全文共2328字,当前显示6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