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创新探讨】 民族地区

西部大开发与建设西部强省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创新探讨

庞娟

(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南宁530003)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私合作”、和“参与式发展”等形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的多元化,打破了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唯一主体的治理模式。但由于市场发育尚不健全、政府转型滞后、公众参与性缺失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尚未健全,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领域还很有限。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可通过构建多元参与的分担机制、探索民间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实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创新。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政府责任中图分类号:D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6-0069-03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区位、生态环境、历史条

件等方面的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对公共服务需求的逐渐增加,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较之于内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缺失问题较突出,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发展上拉大差距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前完善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各项制度,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

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政府公适当地吸纳政府以外的市场主体、

共服务活动,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也不失为西部民族地区另一明智的选择。事实上,作为政府供给的一种补充力量,各种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民众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

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公民社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转型、

会的发展,西部地区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正成为各种民间组织成长的沃土。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创新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对于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经济生活,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治理理论对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借鉴价值

治理理论兴起的初衷是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低效率的回应。该理论认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不仅囿于政府,非政府组织与私人同样可以提供公共服务,甚至效果更好。以奥斯特罗姆、麦金尼斯等人为代表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及近年来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提供的实践说明:从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唯一或主要的供给者,到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是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及模式发展

“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转变化的轨迹,即从

变。这一转变表明了政府并不是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唯一供给主体,非营利组织、社区、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也是供给

[1]18-19

的主体。

治理理论意味着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吸引不同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来提供公共服务,并借此来改变传统的由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唯一供给主体的单一局面。政府将更有效地履行那些它应该履行的职责,即从“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到“掌舵”和让其他部门或个人来提供服务;从命令、控制和指挥转向领

推动、合作和讨价还价;从等级和权威关系转向网络和伙导、伴关系。


(未完,全文共7014字,当前显示13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