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农村图书馆的可持续建设】 农村困难户建房补助6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后,精神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农村图书馆的可持续建设将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21世纪世界农业将迎来大变革,全球范围内将出现‘第三次农业浪潮’——人类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通过应用高科技成果,使农业变成一种崭新的知识产业。”为了迎接“第三次农业浪潮”的到来,许多国家不失时机地发展农村经济,由此带动了本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图书馆作为普及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机构,它面向农民大众,贴近农村生活,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加快农村图书馆的可持续建设将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1.区域发展不平衡

毋庸置疑,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一大截,在农村,农民看书难的现象非常普遍,据统计数据显示,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每年图书消费量不到全国的30%。而且由于受制于各地的经济水平,我国的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呈不均衡态势。目前,在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的普及率有的到达了100%。比如,浙江省共有281个乡镇,2001年时浙江全省已经建设了乡镇图书馆897个,其中70%的乡镇都建设了图书馆。但是,同一时期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总共才有8个县级公共图书馆,7个乡镇图书馆,这个数字占全州127个乡镇的5.5%。

2.设施简陋,藏书不足

根据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图书馆管理处提供的数据“全国乡镇一级图书馆总藏书量:8171万册,按9亿多农民读者计算,人均占有书为:0.08册,每个农民读者连半册书都未达到。”目前,在我国,很多农村图书馆的建设是一片空白,即使建设了农村图书馆的乡镇藏书偏少,数量上不能满足农民的借阅需求,而且藏书陈旧,图书结构不合理,内容不适合农民阅读,图书馆没有发挥到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有些地方的农村图书馆甚至不向农民开放,图书馆形同虚设。


(未完,全文共2681字,当前显示8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