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环县掌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摘要。环县掌区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连片、综合治理、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注重科技、高效开发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新模式,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成效显著。

关键词:开发利用;模式;掌区;环县

1掌区概况

环县掌区位于县城西北部,分布在蒲河、马莲河、清水河三条流域的上游源头区,现有掌面382条,长280~12000m,宽53~907m。掌面农耕地240km3,地形比较平坦、开阔,交通比较方便,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饭碗田”。由于掌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土壤侵蚀剧烈,以水力侵蚀为主,其次是重力侵蚀和风蚀,平均侵蚀模数9000t/km3,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2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模式

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1.1梁峁顶。坡耕地进行退耕,全垦整地种植优质紫花苜蓿,迅速恢复植被,发展草业;荒山沿等高线开挖鱼鳞坑(行距2m,株距1.50m)呈品字形排列栽植耐旱的沙棘、柠条灌木林。

2.1.2山腰。对坡度较缓、完整的坡面从上游向下游沿等高线开挖口宽1.50m,底宽1m,深0.80m,长5m,间隔0.50m的蓄渗槽,行距6m,集流比1∶7,防御标准为50年一遇24h最大降水量。充分利用径流,蓄渗槽蓄洪后,在槽内营造以杏树为主的经济林;在槽外虚土上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蓄渗槽间隔原荒山带上栽植沙棘或柠条保持水土,形成经灌混交林;坡度较陡或破碎地段挖鱼鳞坑栽植沙棘灌木林。

2.1.3掌地。掌面沿等高线,从上到下集中连片兴修梯田,田面宽20~40m。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不留空档,全面推进。并每隔一定距离因地制宜选取适当位置建设小型淤地坝,缓洪拦泥、淤地造田。在坡掌结合地带依掌傍山修建排洪渠,出口修建筑物,使洪水安全排向下游沟道。

2.1.4道路、宅旁。每条掌修一条主干道路,在道路、村庄周围和坡面径流汇集处修建土涝池、土谷坊、水窖,解决人畜饮水,并在路边、宅旁植树、建果园,发展绿色通道和庭院经济。

2.1.5沟道。根据库容、坝址地形等重要条件,在沟道内选择建设骨干坝或淤地坝,滞洪拦泥蓄水,防止沟道侵蚀,保护掌地。


(未完,全文共2930字,当前显示9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