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海门地区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摘要在对海门地区历年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旱灾、涝灾、连阴雨、台风、寒潮(冻害)、冰雹、龙卷、雪灾等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等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规避、减小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生产造成损失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灾害性气候;种植业;影响;防灾减灾;江苏海门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160-03

海门市地处中纬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境内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门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下,海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余。年平均气温15.2℃,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出现在1966年8月7日和1992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3℃,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年均日照时数2122.5h,年最多日照时数2529h(1967年),年最少日照时数1821h(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1033.3mm,年最大降水量1500.7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mm(1978年);年均蒸发量1278.3mm,年最大蒸发量1466.3mm,年最少蒸发量1127.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际变化呈夏半年高于冬半年,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5%(8月),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12月)。

1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海门市优越的气候资源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是海陆相和气候的过渡带,是典型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连阴雨、热带气旋(台风)、高温、冰雹与龙卷、雷暴、寒潮、低温、大雾、大(暴)雪等,其中对海门地区农业生产(种植业)常年造成一定损失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常发性的旱灾、涝灾、连阴雨、台风、寒潮(冻害),另外,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间歇性灾害性天气。据农业受灾记录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常发性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了2.30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累计7793.12hm2,农作物绝收面积累计59.19hm2,农业经济损失5.77亿万元。

2主要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2.1旱灾

旱灾指由干旱性气候引起种植业在田作物因为缺乏必需的水分而产生生理性破坏,对农作物产质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干旱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划分成偏旱、大旱及特旱,依此划分,海门地区1960~2008年大旱年份有1年(1978年),偏旱年份有13年。资料显示,海门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干旱性天气出现,从发生时间上可以分为春旱、伏旱、秋旱和干冬4种类型。

2.1.1春旱。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影响春玉米播种与出苗,设施瓜蔬作物的开花、坐果以及油菜、蚕豆、马铃薯等生长。1960~2008年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春旱年发生率25%,其中最严重年份为2005年。


(未完,全文共7195字,当前显示12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