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122中型坦克]

熟悉中国国防建设的读者都知道,坦克作为我国陆军的主战兵器,主要有59系列、69系列、80系列、85系列和其他国产新型主战坦克。在国产坦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还研制了一些过渡型坦克、演示型坦克,对于这些坦克的情况,读者朋友们可能就了解不多了。本文介绍一种我国自行研制,但没有定型生产的坦克―――中国122中型坦克,以飨读者。�

验证新技术,从“三液”到“三机”

60年代末,我国装甲兵提出研制二代坦克,并对二代坦克战术技术指标进行论证。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为加速新坦克的研制步伐,提高新坦克的战术技术要求,在装甲兵领导与组织下于1970年3月组成了中型坦克会战组,开始了中国122中型坦克的研制。�

122中型坦克着重解决能打善走的问题。具体要求。装用新型、质量小、结构紧凑、初速有显著提高的大威力的大口径火炮,能对付已有的和近期可能出现的任何中、重型坦克;弹药基数有较多的增加,能发射带可燃药筒的多种弹药;装用优良的测距、夜瞄、双稳、夜视等装置,提高首发命中率和射速,尽可能满足近战、夜战需求;减轻战斗全重;安装功率大、尺寸小、适应系数大、油耗低和能使用多种燃料的动力装置;具有性能优越,可靠耐用,操作简便的传动装置、操纵装置和行走系统;增大行程,提高通行能力和平均运动速度,以便战时广泛实施机动;合理地调配装甲厚度分布,改进装甲材料,提高抗弹性能;设计良好的坦克外形,使车体、炮塔前部及两侧在一定距离和射角条件下能防御敌中、小口径火炮普通穿甲弹的攻击,并积极研究防御敌反坦克特种弹的措施;解决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集体防护,具有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良好作战能力;提高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便于使用和修理,减少保养工作量,延长保养周期;增加消音装置,尽最大可能改善乘员工作条件,更好地适应近战、夜战、运动战要求。�

1970年9月,经过科技工作人员的日夜奋战,完成了第1辆样车。该样车采用了液力传动装置、液压操纵装置和液气弹簧悬挂装置等较先进的技术和部件,因此该样车也被称为“三液”样车。该车要求装515kw(700hp)发动机(后来改为478kw)、120mm滑膛炮、微光夜视夜瞄装置、复合装甲、三防装置等新型部件。但由于“三液”技术未过关,该车只进行了短期的表演就中止了研制。�


(未完,全文共3374字,当前显示9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