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兰州地区杨树天牛灾害发生及控制对策:杨树天牛

摘要:总结了兰州地区杨树天牛的发生现状,分析了天牛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杨树天牛控制对策及措施。关键词:杨树天牛;控制对策杨树是兰州地区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等特点,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态效能。但是近年来杨树天牛的持续危害,破坏了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防护林可持续效益的发挥和生态环境屏障的作用。同时杨树天牛的持续危害已成为制约兰州地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实施杨树天牛的可持续控制,有效地遏制杨树天牛扩散蔓延危害的势头,从根本上控制其危害,对保护杨树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促进林业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1兰州地区杨树天牛发生现状

兰州地区林业用地面积539333hm2,其中。有林地面积为68000hm2,疏林地面积5333hm2,灌木林地面积93333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6533hm2,森林覆盖率9.25%。现有林中杨树天牛寄主树种约占1/4。杨树天牛80年代首先在榆中县发现,由东向西在兰州市的8个县区相继发生,到2000年全市天牛发生面积达3346hm2,发生率达13.70%,平均有虫株率达14.50%。尤以永登、榆中、皋兰、红古等县区农田林网和四旁树危害较重。受天牛危害的树木,树干内虫道密布,木材材质严重破坏,失去利用价值。由于天牛的危害,不得不将大面积的虫害木清除。据统计兰州地区共伐除虫害树600万株,折合面积约2000hm2。杨树天牛向西已蔓延到河西走廊的门户永登县城,向南已蔓延到兴隆山、阿干天然次生林区的林缘地区,北部正在重点建设防护林工程――引大入秦灌区已发现疫情,并且局部成灾。

2兰州地区杨树天牛发生发展的成因

2.1树种结构单调,生态系统稳定性低由于兰州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大的限制了适生树种的选择,早期营造的人工林主要是杨柳科树种,并且以纯林为主,大多数是易感天牛的树种。生态组分过于单一,稳定性很低,为害虫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完,全文共2630字,当前显示8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