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大讨论 “军事任职教育大讨论专题

一、科学分析,实现院校准确定位

(一)使命定位军队院校的使命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并履行教学、科研和为部队服务三大职能,任职教育院校也不例外。尽管任职教育院校培训班次多、培训周期短,在教学要求上,更突出任职要求的实用性,在科研工作培养方面,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在为部队服务工作方面,更注重面向一线的应用性。但这一切必须围绕人才培养工作展开,围绕适应岗位任职需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科研创新和为部队技术服务,都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任职教育院校的使命定位是:全面育人,为部队各类岗位输送合格人才。

(二)功能定位

虽然军队院校的基本功能都是为部队培养合格人才,但由于任职教育院校与学历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功能定位上必然存在相应的不同。学历教育院校主要承担生长干部培养基础性方面的教育,提倡大专业、宽口径,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注重要打牢基础;任职教育院校则不同,无论是本科后生长干部班次、还是各类晋升班次,均有极强的岗位针对性,是上岗前的职业培训,是适应职务升迁的继续教育,提倡面向岗位,突出实际应用。因此,从功能定位角度考察,学历教育属基础性教育,任职教育属应用性教育。

(三)性质定位

由于岗位任职教育属岗前教育,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因此很容易将“任职教育”同“部队训练”划等号。实际上,要回答岗位任职教育性质定位问题,只要对教育、训练的概念进行详细剖析就能得出答案。一般来讲,训练是指教授受训对象并使之练习某种技能,掌握某种本领或知识,训练通常指技能培训方面,学习内容较为单一,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诲培育,二是指培养受教育者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教育通常指学校教育。岗位任职教育有别于训练,更不能等同于训练,也不能用训练代替。虽然任职教育有训练的某些特征,但主体仍属教育范畴。

(四)任务定位

办任职教育院校,不能像地方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不能如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按照系统的学科、专业搞建设,更不能脱离部队需求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任职教育院校必须以战场需求为导向,以任务规划为依据,以任职岗位为对象,重新整合学科专业,构建反映任职教育本质、体现任职教育特色的新学科、专业体系,以高效传授专业知识、全面培养岗位能力、大力提高任职素质为目标,研究任职教育规律,确立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筹划院校建设与发展。

(五)目标定位

解决目标定位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军队岗位任职教育(军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条件较好,大都满足颁发上岗证的条件。就我军的实际情况而言,一部分院校和任职岗位可满足颁发上岗证的条件,还有一部分院校和任职岗位,如航空机务装备保障的各类业务师(机械师),由于缺乏实装教学以及飞机的“准单次”特点,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较好完成基础培训和任职资格训练,其熟练程度(满足上岗要求)只能通过部队训练完成。鉴于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可采用颁发资格证加上岗证办法,条件成熟,颁发上岗证,达不到颁发上岗证要求,目标可定在资格证上,切忌违反教育规律。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颁发资格证书并非意味着岗位任职教育质量降低,而是特定教育资源和任职岗位条件下的产物,确立资格证书体系要注意三个特点:一是全面素质的提高,二是工作岗位变化后的适应性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三是本国和世界有关行业第一流劳动者的情况。

二、系统筹划,认真做好人才培养总体设计


(未完,全文共4552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