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导动面生成方式有哪四种 先写后导,互动生成

现在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如果要追根求源,虽然学生阅读面窄是其主观原因,但客观存在的作文教学现实通常是,教师事先进行蜻蜒点水式的指导,学生接着进行绞尽脑汁的写作,最后是教师进行抓耳挠腮的批改,这种完成任务式的工作程序,往往因为缺乏针对性而广种薄收;有的学生看了不少书,观察生活周边环境也更加仔细,但作文水平却没有什么起色。心急如焚,可见学生亟需进行有效指导,而不是像有些老师所说的那样:“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指导出来的。”否则,开设作文课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如果是先写作,后批改,再指导,就非常贴近学生写作实际,犹如走进学生心灵,进行心贴心的写作对话,面对面的交流。因为先写作后指导,可以肯定学生在写作中的成功之处,让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提高写好作文的兴趣。可以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理顺两大关系,弄清三大区别。

一,对症下药,理顺两组关系

(一)理顺形式优美与内容真实的关系

在写作内容符合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能达到结构缜密、语言优美的程度,当然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如:“电灯像永远不会闭上的眼睛,盯着你伏案苦读;抽屉里的书像吃了发酵粉,‘噌噌’地猛增;时钟像不知疲倦的监工,‘嘀答,嘀答’地催你奋笔疾书……我的心早已憔悴,眼早已迷茫;桌面,也早已让书侵占了三分之二的领地。看看五根酸麻的手指,三张密密的稿纸,一番昏天黑地的演算。我想,茫茫书海,何处是岸啊。”小作者以生动的描写,优美的语言具体生动地表达了初三学生学习的辛苦,压力的巨大。选段不但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而且符合生活的真实,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但语言优美不一定就能得高分。有同学写作时片面追求优美形式,完全忽略真实内容。例如《有童年真好》的开头:“往事像一本久而未翻动的书,覆满了灰层,背上简单的行囊,骑上单车,开始寻找搁置在墙角的童年……”初读语言形象优美,比喻生动贴切,但经不起推敲,“骑上单车”,到墙角去找东西,岂不被撞得头破血流。这里有明显失真的痕迹。然后又写“打开铁门。一大群伙伴背着瓶子冲进来”,爬上树去,手合成扇形,居然能捕到“饮清露”的蝉。从动作描写的角度看,可谓非常具体生动。但是装蝉需要一大群伙伴都背着一个大瓶子吗。再说爬树没有动静吗。蝉怎么可能让你轻而易举的就能捉到。在树上真的不需要一只手抓住树吗。后来还写到“中午,天气逐渐变热,卷起裤角,齐刷刷地跳下水,溅起几米高的水花。我们弯下腰来,观察着鱼的游向,冷不丁地抓住鱼,让它无法逃脱。”“几米高的水花”竟然都惊不走鱼吗。抓鱼真的那么轻而易举吗。


(未完,全文共3776字,当前显示10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