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促成中小学校长固守教育本位的重要举措 中小学校长培训

目前,“教育家办学”已成为社会共识,伴随着对其重要性、必要性的讨论,对其可能性和实践性问题的讨论也逐步升温。“教育家办学”具备了多少现实土壤。人们应该为之付出怎样的行动。如基于教育的广域视角和系统思考,国家和地方在剑指大学“行政化”痼疾造成“教育家”贫乏的同时,也注意到中小学校“行政化”造成校长偏离教育本位、难以产生大批“教育家”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之基础的中小学教育,如何在实践上摆脱过度“行政化”干预,以及作为中小学教育主导者的校长如何抛离“官僚气”,增强“人文气”,如何成为“热爱教育”、“懂得教育”、终身“站在教育的第一线”的“教育家”等问题,也成为现在亟需研讨的课题。

所谓“教育家办学”,实际是鼓励校长都努力成为“教育家”,或者是都成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校长,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即校长必须首先固守教育本位,或者必须在偏离教育本位之后走向回归。没有稳固而准确的位置,校长就不可能拥有切合正确方向的教育理想和为理想而付出的切实实践,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长”、“教育家”,甚至不可能成为“合格校长”,同时也就谈不上“教育家办学”。一些校长教育本位的失守和偏离,从根本上来说,往往不在校长本身;教育行政化倾向当是其根源之一,校长培训和评价的失衡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面对现实,再度把握一些“原点”要素,促成校长教育本位的固守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促成中小学校长教育本位的固守上,政府和其主管部门至少有三大重要举措当成为现实的必需思考,并在思考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务实推进。

一、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公选制实施步伐,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温家宝总理说,应按照教育家而非官员的标准选拔校长,让校长一心办学,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政绩,追求官位升迁,这才能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回归作为教学单位的属性。目前,一些地方推行的以中小学校长公选制、教师聘用制、绩效分配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改革,其中有一共同特点,即把校长公选制作为改革的首选和关键。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应该是按照“非官员的标准”选拔校长的重要尝试,有它明显的优势。传统的经由组织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考察后进行的校长直接任命或聘任产生出的校长,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可能是对“职位”负责,而不是对“职业”“事业”负责。现行的校长公选制,原则鲜明,视野宽阔,方式公道,坚持干部路线和用人标准,坚持把群众公认作为最重要的依据,坚持把公平竞争作为最主要的方式,坚持把民主参与贯穿于全过程,能够为拥有教育理想、社会责任和个人成就欲望者提供平台,在公开选拔程序和规则的同时,把具体标准交给群众,让更多的普通人广泛参与,使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都有同等的机会展示才华、参与竞争,注意考察参与者的实际工作能力,真正变官员“相马”为群众“选马”,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实践证明,如此产生的校长,从工作角度看,大都能摆正自己的职业责任和服务主体,以应有的“教育家”气度来“看好自己的园,种好自己的田”,体现出明显的职业本位,是对传统校长选任方式的重大突破。


(未完,全文共6121字,当前显示12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