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居住区商业街

摘要。住区商业街,继承了传统居住区商业配套功能,在城市大型住区中应用十分普遍。该文针对住区商业街在“住区内部城市空间”属性这一问题上的缺失,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7种住区商业街的空间模式。希望能为住区商业街的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住区商业街空间形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大城市住宅社区化、城市功能区中心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显著,消费者就近消费的行为使中心商业街空壳化也更加显著。商业分布呈现离散化、多元化的特点,由传统商圈向外围拓展。于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放弃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争夺,转而进入社区,使得社区商业的发展在近年来颇受重视和关注。同时,社区的发展要求社区功能更加完善。居住,不再是新型社区唯一的重要功能,交往游憩、购物娱乐,甚至工作,都在社区内展开,使得社区向着多元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社区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居住功能之外,开始承载更多的生活内容。社区将真正成为社会生活的延续,社区商业街,则不可替代地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空间载体。

1住区商业

住区商业,以一定地域的居住区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狭义的住区商业,是指满足居民日常购物、饮食等基本需要的商业服务。广义的住区商业,还包括文化、教育、体育、会所、交通等社区配套服务。在发达国家,住区商业占整个商业零售额的比例一般高达40%。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社区消费,也将占到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30%以上。可见,住区商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城市商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

2住区内部的城市空间

住区内部的城市空间,是指住区中具有城市属性的空间,如公共绿地,道路、广场等。可见,住区商业街也属于住区内部城市空间的范畴。但在住区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中,常常忽略了其城市空间的属性,单纯作为商业功能场所来考虑,缺失了对城市空间的人文关怀,忽略了城市空间的形式需求,导致住区内部城市空间序列的不完整。

3住区商业街与住区内部城市空间的复合共进的需要

住区商业街是住区商业形态中的一种,具有商业街和居住区的双重属性。住区商业街,是住区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向住区中的延伸,是居住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界,是为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和消费的需求,以及为居民提供其他各种服务而建的。笔者认为,住区商业街,应在保证商业空间品质的同时,兼顾公共空间的营造,促使住区商业与城市空间的复合共进。

4住区商业街的7种空间模式建议


(未完,全文共3296字,当前显示10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