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碳金融综合监管的可行性研究] 上海金融环球中心大厦可行性研究

摘要。任何金融监管模式都是依赖于金融体系制度结构设计的。碳金融创新和碳市场的出现已经使金融公司和金融系统的风险特征更复杂。碳金融运作国际化的加强已经突出了监管的国际因素,我国一些关于监管机构制度结构的传统假设受到了挑战。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监管目前采用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碳金融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碳金融综合监管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性,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通过对多种子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碳金融综合监管的最佳选择应该是双峰模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综合金融监管;碳金融;监管模式;双峰模式

一、引言

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碳金融的发展使资金流向低碳市场的效率大幅提高,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碳金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碳项目的金融活动,另一类是基于碳配额的金融活动。

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已经发展壮大并趋于成熟,成为碳金融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碳金融市场虽然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但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碳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一方面碳金融的发展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碳金融风险随着碳金融业务的发展而日益增加。目前,国际上有关碳金融风险监管的研究尚属罕见,国内相关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由于金融系统具有内在的脆弱性,金融机构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趋利性的本质,并且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性和传染性,所以碳金融风险的防范是碳金融稳健发展的必要保证。


(未完,全文共2526字,当前显示6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