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 地方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方式研究

摘要。文章列举了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有关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过程中责任的规定,分析了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并对政府作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方式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政府;农村职业教育;责任,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下同)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相关条文有第一章第六条;第三章第十七、十八、十九条;第四章第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

六、三十七和三十八条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出台了配套的地方法律法规。国务院在2002年和2005年又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两次做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做出了比较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对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决定在农村兴办职业教育,要求每个县市都要建立1~2所农村职业中学。各行业、部门开办的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为整合职教资源,改变农村职教办学分散、规模偏小等状况,河北省在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多校一体”的办学体制,要求在每个县市举办一所示范性的综合职教中心。此后,职教中心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规划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职业学校存在办学混乱和分散的状况。一般情况下,每个县市除了由政府主办、教育局主管的县农技中学以外,还有各部门、各行业、企业主办的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这些学校虽然数量多,但普遍存在着办学规模小、力量分散、资金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清、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政府统筹后,尤其是建立职教中心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初,国家要求各级政府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趋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当地的教育发展状况,制定出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到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职教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对办学条件都提出了硬性指标。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各级政府还积极调整当地的办学结构,不断出台相应的措施,支持职教中心的建设,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策扶持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县必须建立一所农技中学到政府统筹、各地投入巨资建设的高规格、高标准的职教中心;从职业教育是终端教育(不能升学深造)到农村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建立;从最初的单一学历教育体制到现在的灵活办学机制;从以理论教学为主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单一的财政投入为主到多元化筹资政策的出台等,职教中心的每一个发展环节都得了政府政策的扶持。


(未完,全文共6655字,当前显示13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