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立足“三点”:立足点和落脚点

新课程实施已有数年了,新型的教学理念给广大教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充电”。可以说,只要一提到新课程、新理念,大家就能说出一番观点来。可是几十年来的传统教学观在我们的大脑深处却是根深蒂固的,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真正把这些理念运用到课堂中,是比较困难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特别是数学科,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更是天壤之别。传统教材教学内容是以“例题――练习”为中心开展学习的,而新课程教材则是以生活为基础,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要适应和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对于每个数学教师来说,是多大的挑战呀。因此,“新课程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成了广大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

新课程观提出:成功的教学要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参与为基础,以学生获得知识提升、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为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上,通过创设现实的、有趣的且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掌握并运用数学。”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验到:通过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和理解数学,是十分有效的。

几年来,我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究。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有实效呢。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学生的“需求点―一因地制宜,寻找突破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生活中的情景图,特别是北师版的数学教材,几乎所有的新知都是以生活实际为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去探索、发现、归纳、验证新知的形成、发生、发展。这样,因为城乡生活领域和各种条件的差异,导致新教材有些教学内容在适用上出现了差异。在新教材中,插入了许多类似超市、游场等生活情景图,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生活情景比较陌生,是不好开展教学活动的。从教材的设计来看,许多学习活动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才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可是,这些对于基层的小学来说,这些条件都是不具备的。当然,我们不可能去开发一套即适合城市小学使用,又适合农村小学使用的教材。再说,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那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能立足学生的需求点,因地制宜、去寻找突破,来弥补这种因地域的差异导致教材使用上的差异。


(未完,全文共4526字,当前显示9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