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专业是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重要环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把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有策略地调整和设置好专业。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思路

作者简介。颜莉芝,女,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双华,男,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2-0040-03

教高[2000]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那么在具体设置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因素、遵循那些原理和原则才能设置好专业呢。

一、设置高职专业的理论依据

(一)终身学习理论的启迪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tve)大会上,围绕一系列有关全民终身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对21世纪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不少全新的观念和要求,不少有识之士把职业教育在未来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提到了“核心地位”的高度。高职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理论的基本条件。因而,在调整高职专业设置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过程中,贯彻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论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的期望寿命大大延长,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闲暇时间相应增多,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生活的质量,关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个性,追求有意义而充实的人生,高职教育也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特点,开设一些满足人们提高文化生活质量的学习需求但并非就业直接需要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启迪

所谓“多元智力”(mu1tip1eintelligences),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来的。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高职学生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在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方面或许表现为弱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呈劣势,他们的优势完全有可能表现在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空间能力、资质能力等智力方面。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教育资源,紧跟时代的要求,创办多个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如让身体运动智力特别好的学生就读体育、保安专业,让音乐节奏感觉敏锐的学生学习音乐艺术、幼儿教育专业,让人际关系智力较突出的学生就读导游、营销专业等等,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风格开设相应的专业,给予每个学生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三)素质教育理论的启迪

在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走向深化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具体到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有用人才。职业教育的对象――人,既要为适应周围环境对自身进行改造,又要改造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绝不是被动的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一个生物人只有经过职业教育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活生生的社会人。


(未完,全文共6155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