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再思考】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摘要:在现实工作中,一部分人对德、才的具体理解容易产生偏差。只有真正明晰“德”、“才”的内涵意义,才能将党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落实到实处。关键词: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用人标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这既是党在新时期的人才选用标准和要求,也体现了党对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期望。“德才兼备”,是我党在人才选拔使用上一贯坚持的原则,凸显了人才使用的高标准。强调“以德为先”,则突出了党对于人才“德行”的新要求。只有德行过硬,才能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一、“以德为先”理念的现实困惑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往往对“德”与“才”这两者间到底孰先孰后产生疑惑。他们认为“德”、“才”在现实中容易产生冲突,就好比人们常常误认为“公平与效率”不能兼顾的想法一样。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德”、“才”这两个本不相矛盾的概念范畴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在一些人的理解中,“领导”眼中的“德”往往与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或者善于“迎合”上级、符合领导“口味”的人划上等号,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处理的游刃有余,比较受大家欢迎。但这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能力平庸,干不成事或者是不具备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而有“才”的人大多具有“性格”,在工作中不拘泥于俗套和一味迎合领导,显得不是那么“规矩”,不太受领导欣赏。由“任人唯贤”转变为强调以“德”先,容易使得一些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从而影响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的提升。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德”与“才”两者间的内涵和联系,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二、“德”、“才”观的价值内涵


(未完,全文共2837字,当前显示7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