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息化与医改同行”系列谈

面对“新医改”3年内投资8500亿元的市场机会,东软相识而动,并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东软医疗软硬并举在医疗领域,东软是个“全能型”选手,它既能生产大型医疗设备,又能提供从公共卫生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以及远程医疗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国内医疗业,东软是目前惟一一个如此“全能”的高科技企业。但是媒体尚无对东软医疗的全面报道,以至于东软医疗像个“谜团”,很多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些人不知道作为一个软件企业的东软还能生产ct;还有些使用过东软ct等医疗设备的业内人士,不知道东软还能提供医疗卫生的全套it解决方案。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到了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卢朝霞教授,希望能全方位解读东软医疗,并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东软医疗。

缘起:第一台国产ct

东软进入医疗设备领域要追溯到1995年。卢朝霞给记者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早在1988年,沈阳某家医院花50万美元进口了一台ct机,组装后开机时出了问题,国外厂家的人一直没有维修好,一直闲置,成了“植物人”。有一天,沈阳卫生部门对外张贴了“招贤红榜”,试图将其维修好,而当时的东北大学的两位年轻教师郑全录、李甲递前去揭了榜,结果花了不到90天的时间就把机器修好了。从这以后,东北大学校领导就提议:“你们能修好ct,那么你们能不能研发和生产ct。”

1990年,东北大学成立了计算机影像工程技术中心,开始了国产ct的研究与开发,1994年6月,由东北大学研制的ct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技术鉴定,但要作为一个产品生产出来再销售,还有很长的过程。1995年11月,东北大学为了推动一直在校园里孵化的ct科研成果尽快产业化,并解决他们后续发展资金问题,决定将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工程技术中心并入东软。东软从此开始投入研发力量,最终于1997形成了能够在市场上销售的ct产品。

1997年,东软医疗所生产的第一台国产ct获得国家生产许可,成为中国惟一能够生产ct的民族医疗企业,使我国成为继美、日、德之后第四个能够生产全身ct的国家。ct是现代医院必备的诊断装置之一,技术含量极高。在东软之前,全球只有3个国家的6家公司具备ct扫描装置的研究与生产能力。我国市场被几个跨国公司垄断,东软医疗的崛起彻底打破了上述落后被动的局面。

“东软对我国大型医疗器械的贡献就如同通信行业的华为。”卢朝霞如是说:“东软ct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使ct价格大幅度下降。”东软ct率先在业内通过了fda和ce认证,使中国研发和制造的ct机以及后续研发成功的核磁共振等医疗设备成功出口到美国、欧洲、中东、南美、非洲等5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国产大型医疗设备从无到有、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质的飞跃。东软不仅有能力冲破ct等医疗设备关键技术的国际封锁、突破市场垄断,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依靠自主创新获得产业化成功、实现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并为中国医疗产业国际化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为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建设单位,东软在ct之后继续研制彩超、数字x光机、核磁共振等其他医疗设备,目前已具备10大类55种产品。2009年5月26日,东软自主研发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在沈阳研制成功,并获得了美国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成为中国第一家能够生产并面向国际市场销售pet的公司。


(未完,全文共4396字,当前显示14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