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疆木垒牧民定居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摘要:牧民定居是草原畜牧业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向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的关键环节。基于实地调查的资料,分析目前木垒县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中出现的趋势和特点,分析表明,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定居的补助力度,但补助的方向、不同方向的补助力度与牧民的期望有偏差,牧民定居后,后续产能发展的支撑力较弱,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速度慢,为此,改变对定居工程的认识,增加资金进行草料地建设等相关配套建设是保证牧民真正定居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木垒县;牧民定居;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001-030引言

牧民定居是新疆牧区发展的重要环节,新疆于1986年提出草地畜牧业必须走定居发展的道路,把实现牧民定居作为改变传统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突破口,对草地资源进行优化利用,有计划大规模推行暖季在天然草地上轮牧放牧,冷季在定居点舍饲的生产方式,全面实施以实现和提高牧民科技文化水平、经济收入为目标的牧民定居工程。木垒和萨克自治县是一个牧业县,在二十多年的定居工程建设中,如何进行配套建设,让牧民“定的下,稳得住,能致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木垒牧民定居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木垒县畜牧资源及畜牧生产概述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端的一个县。全县天然草原面积160.85万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2.5%。其中春秋草场面积占草场面积的42%,主要由荒漠草原组成;冬草场占草场面积的52.6%,主要由荒漠和半荒漠草原组成,质量好的草场只有草场总面积5.4%。县域内虽有6条河流,但木垒县属于较干旱地区。全年无霜期在110—16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3℃,年均降水280.1毫米,年均蒸发2204.7毫米,地下水年提取量2786万立方米。因降水量少,大部分草场属于荒漠类草地,植被稀疏,所以单位面积产草量低。


(未完,全文共2496字,当前显示8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