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怎样当好结构负责人】 如何当好负责人

怎样当好建筑结构设计专业负责人

陈继淮编(2009.5)

建筑结构专业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项目的专业技术第一负责人,需要由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在施工图文件盖有注册号的执业印章。其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从建筑方案开始即应介入直至竣工验收。

1.建筑方案阶段

方案设计文件是用于投标的必要内容,不仅仅是建筑专业图纸和说明,各专业也应融合其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有明确的结构方案。项目负责人在深入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使用性质、设计标准和投资情况后,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和结构设计概念、工程经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方案说明宜简要、通俗,说明其可行性、合理性,有独特创意的亮点着重阐述,经得起评委的责问和评议。

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地场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条件等,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gb500113.4.1)高层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gb50011

6.1.5)。砌体房屋的高度限制,是十分敏感且深受关注的规定。基于砌体材料的脆性性质和震害经验,限制其层数是主要的抗震措施,不得突破。同一结构单元中,不应采用部分框架结构部分由砌体承重之混合形式。框架结构与砌体结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体系,其抗侧移刚度、变形能力等相差很大,将这两种结构在同一结构单元中混合使用,而不以抗震缝将其分开,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中,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与组成成为首要考虑及决策的重点,抗侧力体系确定后,水平构件体系的大格局已经确定,楼盖布置的细节还可以进一步推敲,也有可能反过来影响抗侧力体系。因此,在设计方案阶段,抗侧力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是否经济、合理的关键。

结构方案设计说明应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2.4节要求说明。一般在方案阶段尚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可根据现场踏勘了解的情况,说明可能采用的地基基础方案。

一般高层建筑方案宜避免超限,否则要报省(乃至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目前执行建质

[2006]220号文件《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范围参见附录一。为避免超限,方案阶段要不断给建筑师“下毛毛雨”,如合理划分结构单元、楼电梯间的位置、单跨框架和半框架的控制、落地剪力墙的布置等,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留有进一步处理的可能性。

2.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是能否使结构方案符合实际的关键之一。了解建筑场地周边环境与工程地质概况。如邻近的既有建筑物的层数、结构类型、基础类型与埋置深度及使用状况等。地上与地下管线的概况,如高压线、人防工事、箱涵等。了解附近有无对水土产生腐蚀介质的污染源。了解建筑场地地形地貌的变迁史,暴雨时的渍水水位,周围建筑场地的防振、防噪声要求,施工机械进出场条件。离江河较近场地还要了解防汛部门对深基础施工和桩基施工的限制条件。

3.工程地质勘察

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


(未完,全文共5948字,当前显示13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