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泉州南音高等教育的构建与实践]泉州南音

世界文化是由地方文化组成的,没有地方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这一认知逐渐影响了高校的专业设置。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高校的研究动向以及课程设置总是时刻保持着与现实文化状态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一面显微镜透视着中外文化的走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高校原有专业设置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体制的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形式,许多地方性高校都在原有的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由知识型逐渐向文化型或理论型向实用型的转变,许多过去被忽略的专业被逐渐引入高校,尤其是人文学科。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区域文化传承的一个平台,将地方乐种作为传承对象纳入当代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研究系统,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与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把传统音乐置于其文化发展脉络中传承、认识、研究”的研究理念,从学科专业建设入手,对泉州南音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泉州师范艺术学院创办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几年来的办学探索。

泉州南音是南传的中原古文化在泉州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中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样式,集合了唐宋以来词曲、南戏、杂剧、泉腔、潮腔、昆腔、弋阳腔以及佛曲等历代音乐的精华,蕴含着我国音乐史不同时期的遗存。它典雅优美、委婉恬静、动人心弦,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南音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已成为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如今,泉州南音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及人们文化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承。为了传承、延续泉州南音,近几年来,我们先后主持了“泉州南音的现状考察与研究”、“泉州南音的传承研究”、“泉州南音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构建和实践”等课题研究,并进行大量的南音田野调查工作。调查的结果反映出泉州南音与中国其它传统乐种一样令人担忧的现状――生存环境萎缩,传承延续断层。于是,课题组成员围绕着泉州南音的传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未完,全文共3053字,当前显示9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