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自我认同 致命的自我认同等6则

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同理,作为专业的it媒体,就应该直面、正视it企业欠缺的一面,就该站出来怒其不争,激其上进。这是看了贵刊近两期的文章《尴尬中的软件企业cio》和《关注软件企业灯下黑》后的第一感觉。

“鞋匠的孩子没鞋穿”这句民间谚语,用来形容文中所述软件企业自身信息化状况堪忧最为合适。在我看来,软件企业自身信息化的落后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文化现象。想想不论是鞋匠、农民、布匠、产牛奶的、造电脑的,谁不是将最好的东西卖给客户,而自己将就着用呢。难道英特尔公司里面的电脑就全是“p4”级的。难道伊利公司的全体员工天天都喝着最好的牛奶。当然,这只是一种调侃式的质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软件企业信息化惨不忍睹。很赞同文中所说的cio缺位、信息化无序、基于成本考虑等原因,但我想“自我认同”也是原因之一。“宁用自己的,不用最好的”,这是当前软件企业的普遍现象(可能其它行业也一样)。不论什么应用系统,软件企业都认为自己派几个人开发出来就可以用。例如,一个做数据库的公司,就算他的产品很一般,也不肯去购买ibm、oracle的数据库来用(如果买了岂不是“搬着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绝对的“自我认同”绝对是一个致命伤,因为任何企业都不可生产出完全满足企业需要的所有产品。

卖软件不是批衣服。

我是一家南方制造业企业的cio,前段时间的软件采购中发生了一件让我感到很困惑的事情。

当时我企业计划统一集团各子公司的财务软件,实现集团化财务管理。当我们把清晰的需求(对软件的要求是一致的)告知了这个财务软件行业几个巨头在本地的办事/代理机构,让他们报价后,最高的一家报了80万元(当然销售有一大堆的理由,无外乎产品优越、方案务实等)。当我们说有报26万元的时,他立即把报价降到了30多万―这有理由吗。。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低档服装市场的贩子,卖软件不应该是这样的。

其时我已经把需求写得非常得清楚和详细,比如用哪些模块、每个模块有多少用户等。财务软件是一个已经成熟的产品,销售人员在抢单过程中压价、打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幅度这么大简直太离谱了。


(未完,全文共3240字,当前显示8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