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池攻守作战]城池

在我国战争史上,有数不尽的攻城与守城的战例。城池的攻守技术在双方攻与守的激烈对抗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在城池的攻守作战中,进攻的一方并非只是单纯地攻,防守的一方也并不是单纯地守。对于一个高明的指挥员来讲,往往采取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技术,方能奏效。

准备

在古代,攻城与守城之战往往是一次战役的高潮或关键,除少数情况是临时性的破城之外,大多都是事先有所准备的。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曾在《商君书》的《兵守》篇里提出了“四战之国(即受到敌人围攻的国家)务在守城”的论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守城者必须要做到的准备工作。如发动城中全体军民,使大家具有视死如归的气概;善于组织全城军民力量,分担守城中适宜的任务;在城外修建各种工事,坚壁清野;准备粮草,并有计划地安排和使用粮草。

除上述准备工作外,重要的准备工作还有事先在城中设置侦听装置,以便在城内了解城外的情况,特别是了解城外敌军挖地道的情况。《墨子・备穴》篇中指出,应当沿城脚挖一批井,在井内置放蒙覆皮革的陶罂,形成一个有良好共鸣作用的装置,“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

此外,还要准备用于守城的各种物资,组织制作各种守城器械的工匠,以应付在守城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需要。明代吕坤的《救命书》专论守城,书中所列的“守城必用之人”就有“铁匠、木匠、泥水匠、纸札匠、裁缝、漆匠、编竹匠”七种:所列“守城必用之物”就有“官备”与“民备”两大类,共计四十几种,都是为了对付敌人各种方式的进攻而必须准备的。为了解决城内的食用和对付敌人可能进行的火攻,还必须在城内多准备水。

在攻取城池的战斗中,里应外合应当是最理想的方案之一。所以,从守城的一方来说,在战前就必须建立严格的户口制度,注意查验入城之人,并在晚上多搞挨户的户口检查,“以防奸细夹杂进入”。

从攻城方面来讲,准备工作更应当充分。为了隔着高大的城墙了解城内的情况,必须准备�望台,即在春秋时就已出现的“巢车”、“楼车”之类。在攻城战斗中,最关键的时刻就是攀城,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良好的武技,必须从部队中专门进行选拔和组织。这在《商君书・境内》中被称为“陷队”,亦即后世的突击队、敢死队之类。

越壕

城池攻守战的第一步是越壕,最迅速的越壕办法是利用壕桥。《武备志》、《登坛必究》等书中都记载有这种“壕桥”,就是用木板制成长而宽的桥面,下面装上车轮,可快速推入壕中。如果有好几个这样的壕桥推入壕中,下面的车轮就形成了支柱,承受桥面,人就可以迅速过壕。如果壕较宽,还可用连接式的折叠桥,待壕桥推入城壕后,就将用转轴连接的上部倒向对岸。不过,由于这种壕桥在壕深之处无法使用,而且全系木质,容易着火,所以在古代战争中用得并不普遍。

最常见的越壕办法是填壕。填壕之初,最好是先将壕中的水引走,使之成为干壕。明朝末年,清军进攻辽阳,明军守将袁应泰在布置守城时,特地“引水注壕”。清军为先“塞其水源,浅其闸口”,待壕中水浅时,就“囊土运石,壅水毕,遂渡壕鏖战”,取得了胜利。填壕的方法,可以预先制造一些车,攻城时装满土,直接推入壕中,这种车装土入壕之后有如伏地之虾蟆,故称为“虾蟆车”。


(未完,全文共5296字,当前显示12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