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丰满人物形象的方法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这里所说的“形象”放在文章范畴里,就是指文章所描述的对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画面。文章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即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甚至事件本身也是一个形象(叙事的曲折有致也会给人以形象感);把这些综合起来进行描写,使人物、景物场面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中人物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比如记叙类文章塑造人物要有个性、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凸现生命的质感,呈现立体的形态。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应抓住其个性特征来写,无论是肖像、服饰、神态,还是动作、语言、心理等等,都要努力突出“这一个”的风采神韵,力避类型化、平面化。在描写景或物的形象时,应捕捉住对象的具体特征来写,写出自我(叙述者的真实自我或者作品中虚构的某一角色的自我)的独特的感受来。无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在刻画形象时,都应融入真挚的情感,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考生作文中常常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写作对象自己来说话;二是以叙事代替描写,往往流于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不能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主要特征,往往过于单一、平板,不能充分展示所写对象的变化和复杂性,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切的感受。要做到形象丰满,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以形传神”是中国画家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著名文艺理论家唐�在《创作漫谈》中说过:“中国画家主张‘以形传神’,‘六法’第一条便要求气韵生动。”表现在人物描写方面,就要求作者透过所写对象的外部形象,展示其包孕的内在气质和个性特征。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就是“以形传神”的典型范例。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鲁迅《祝福》)

这三段文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是我国国画的技法名称,即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应用在文学创作方面,即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白描手法的本质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人物的神韵。三段文字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画眼睛”。祥林嫂初到鲁镇时“顺着眼”,是安分耐劳的;再到鲁镇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由于遭受痛失丈夫和儿子的惨重打击,内心痛苦又难以表达,所以“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三次关于眼睛的描写,更是勾勒出人物的内心,在身心长期遭受折磨的情况下,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悲哀,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

又如:


(未完,全文共5703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