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企业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2005年全国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地方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人口比例、地域特征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影响。通过改善高职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职教体系,加强区域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宽职教人才的户籍制度限制等措施,可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关系

作者简介。张辉(1982-),女,河北唐山人。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发展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财政、民办教育、职业教育。苑桂鑫(1982-),女,吉林长春人,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资产处硕士,研究方向为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7-0015-05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的启动发展是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决定》颁布后开始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发布。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第一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下发,高等职业教育又有了巨大发展。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这充分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几年,普通高校扩招速度减缓,总体学生数量仍表现为上升趋势,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占普通高校生的比例呈现递增的趋势,2002年至2005年。所占比重依次为8.43%、20.88%、23.17%和25.99%。

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091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268.1万人,高职学生招生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39.8%提高到2005年的53.1%,平均每年递增1.9%。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迅速。200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293万人和795万人,均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83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61万人,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人数的一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初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事业。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


(未完,全文共6322字,当前显示13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