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诺丁斯关怀伦理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体谅模式就是关怀道德教育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诺丁斯关怀伦理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陈喜林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在20世纪80年代末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其理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设置和课程教学模式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不仅是过时的而且是危险的,这个模式必须被以关心为中心的教育所取代。联系我国新形势,关怀伦理在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目标的终极关怀、注重学生个体体验、加强道德教育环境整合等方面能给我们些许启示。

关键词:内尔・诺丁斯;关怀伦理;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9)08—0152—04

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众多学者和著作的重要伦理学流派,其中,理论最具深度和最为系统的当推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诺丁斯是美国长青藤名校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教授,美国国家教育学会现任主席。在美国,她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被认为是后柯尔伯格时代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也得到了跨国界和跨文化的接受,也说明关怀主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触及人类精神领域的课题。

一、关怀伦理简述

(一)哲学基础

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学首先受到了心理学家吉利根(c.Gilligan)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她建构了自己的关心伦理学。

吉利根是哈佛大学的教授,曾担任过柯尔伯格的助手。当时柯氏正在进行道德发展阶段的实验,吉利根对实验中出现的“女性道德发展似乎不足”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于是用访谈的方法研究妇女的自我意象、道德观念和选择上的困境。结果发现女性在道德观念、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与男性存在着差别。吉利根认为,在道德判断上男性倾向于公正的原则和个人的权利,而女性则更多地考虑关怀和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两套伦理判断系统,即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公正伦理的出发点是单独的个体和人类的理性。人与人之间是分离的,彼此处于竞争的状态,每个人都力图获得优势和胜利。而关怀伦理的出发点则是处于具体关系和联系中的人以及人

类的情感,人们处于相互联系中,彼此依赖,需要合作和妥协。

诺丁斯在她的启发下形成了自己的关心伦理学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关心分为两种:自然关心和伦理关心。每个人都有自然关心的天性,是伦理关心的基础。伦理关心的发展又有赖于生活中被关心的体验和记忆。

(--)道德教育的理解。

关于道德教育,诺丁斯基本上沿用杜威的用法,在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第一,教育人们使之成为有道德的人;第二,提供—个经得起道德检验的教育。她甚至认为第二种用法比第一种用法更加重要,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不仅是指集中于培养有德之人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道德教育也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们一个在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教育,那么他们可能自然成长为有道德的人,道德教育并不一定需要在道德观念上的特殊教育和训练。不过,设置--f-/课程以集中探讨伦理学、道德历史或者基本道德哲学还是有价值的。但是这门课的重点应该是对历史的介绍和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而不是直接培养有道德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诺丁斯将道德教育和教育重合起来了,认为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怀性,否则不成其为教育。


(未完,全文共9494字,当前显示14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