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中层干部“不作为”的思考]中层干部

缘起一个学校中层干部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学校发展局面,所以,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时下,农村学校的一些中层干部没能以身作则,没有积极去引领教学与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出现“带头”和“带动”不力,“执行力”和“落实力”不强的问题,只是混日子。突出存在的是不作为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农村学校中层干部这种不作为的实质是一种行政惰性、责任疲劳。

分析

中层干部不作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不想作为。在农村学校存在着一些中层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工作上缺乏激情、缺少动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制度的执行上,态度消极、效率低下。还有些中层甚至热衷于做“维持会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同时,由于中层干部向上升迁的机会有限,在缺乏合理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一些中层干部感到没有奔头,尤其是一些中年的中层干部由于年龄原因或暂时没有位置可上升,认为“政治”前途渺茫,无所追求,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就逐渐麻木了,淡化了作为意识。

另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中年干部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无法引领教学工作,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就成了“撞钟的和尚”,从而逐渐形成职业倦怠的现象。

不愿作为。调查表明,不少中层干部因与校级领导意见不一,以及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工作动机减弱,产生消极、懈怠情绪,作风懒散,不愿作为。有些学校领导,工作水平不高,办事不讲究方式方法,其行为缺乏有效性,造成中层干部的不认同,不愿作为。有些中层干部认为一些不作为的同行也可得到同等报酬,甚至提拔重用,自己工作成效显著,却未获得应有待遇。认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便产生挫折心理,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退化性,不愿再努力工作。有些中层干部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会做的不如会吹的,会吹的不如会送的”,与其多做,不如多“跑”,造成务虚多务实少。有些中层干部从个人利益出发,有利就干,无利不干,或仅凭感情办事,使一些工作职责严重空档。


(未完,全文共3176字,当前显示8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