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漫谈独立思考

“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这是德国谚语,不是普遍真理;然而它却指出了值得注意的倾向。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青年人满怀希望,向往未来,进取心强,求知心切。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这些优点是极可宝贵的。不过,由于经验不足,思虑不周,受骗上当者,也大有人在。因此,自觉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是一件大事。

进一步说,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或者发现新事物,或者发明新器皿,或者建立新理论,或者写出新作品。总之,贵在一个“新”字。而“新”,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历史上许多有贡献的人物,都很会独立思考,他们这种能力是怎样锻炼出来的。研究他们的经验,既有趣,又有益,如此佳事,何妨一试。

倘有余暇,何妨多读

从历史上看,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大都有三个特点。博学;善问;富于钻研精神,重视思想方法。

汉朝王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批判家。他写的《论衡》,专门批判古书和传说中的错误,立论有据,言之成理,表现了很高的独立思考的才华。他所以有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博览群书,贯通百家。

爱因斯坦应该算是科学界最善于独立思考的巨人了。然而不要忘记,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数学、物理等方面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一般的自然科学和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有重要的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常常是兴趣广泛的人,……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科学研究的艺术》)。

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虑比较周密,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预测也比较正确,使人少走许多弯路。“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这秋水,就是知识之水,就是独立思考的波涛和浪花。


(未完,全文共2617字,当前显示8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