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授受管理服务】授受

摘要。高校师生关系是指全体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实现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过程中形成的成人之间特殊交往关系。新时期要围绕高校的育人职责,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个向度来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和谐三向度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使高等教育能培养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就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师生关系是指全体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实现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过程中形成的成人之间特殊交往关系。高校要让专职任课教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与大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教育合力。

一、授受向度的高校师生关系构建

鉴于高校师生的心智结构和社会角色的不同,专业课任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就特点而言的授受指向关系。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所谓教学相长,师生互为老师,但由于教师在人生经验和知识水平上一般高于学生,因此,教师教学生学,师生之间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合作关系。虽然大学生大多已经成人,但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其心智结构和知识体系正处于塑造成型的阶段,高校教师要在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神圣使命,在大学生面前理所应当要承担起指导和规范的社会责任,以严谨的学术风范和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对每一个大学生负责。任何以大学生已经成人,必须为自己行为负责为借口,对大学生敷衍塞责的行为,都是对高校教师身份的亵渎。高校师生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教育关系,在这个关系中,高校教师处于发起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旦放弃这种角色,就等于将高校师生关系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人际关系,高校师生关系的本质内涵就被解构。

第二,就本质而言的方法传递关系。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位于“授业”和“解惑”之首。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某种知识的内容,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做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教学关系的魅力就在于此。有人认为教学过程留给学生的最终财富,不是学了什么知识,而是领悟到的方法。因此,大学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的本质意义,存在于方法论层面而非知知识类层面。建立在方法引导之上的高校师生关系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受益。

第三,就目的而言的自由引导关系。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知识互信基础上的自由引导关系。雅斯贝尔斯说:“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学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大学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大学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高校教师不过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研究。费孝通先生当时在大学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比如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他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有创造性的教师是引导学生自学的向导和顾问,而不是知识的传声筒。


(未完,全文共4784字,当前显示14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