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潮州木雕:1200年的减法|潮州木雕

潮州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细水流长的经商理念以及品种繁多的传统手工艺皆令世人侧目。这当中,就有一朵繁复绚烂的非物质文化奇葩――潮州木雕。

金光闪闪的初遇

清晨,古老的潮州城薄雾冥冥,老人们坐在家中一隅,开始享用当天的第一泡铁观音,开元寺发出清脆的木鱼声响,僧侣们要用膳了。这座木结构寺院建于唐朝开元二十六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这座古刹的木鱼、斗拱、屋谵等处,人们发现了潮州木雕最早的踪迹。

潮汕地狭人众,年轻人纷纷走向大海。他们带上一个瓷水罐、一顶笠帽、一条草席和两身换洗衣服,坐上红头船,下南洋,做生意。到了清代中后期,科举及第的士人以及海外淘金的商人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并且在外都有了一定积累。他们纷纷回到家乡做光耀门楣的三件大事修风水、建祠堂、造大屋。在这个过程中,金碧辉煌的潮州木雕达到了空前的繁盛,从建筑到家具,从神器到案头,几乎无处不见木雕的身影。在潮州,至今有“村村都像木雕博物馆,家家都像木雕陈列室”的说法。

潮州木雕主要集中在粤东地区的潮安、揭阳、潮阳、普宁、饶平和澄海一带,以金碧辉煌和玲珑剔透为最大的特点,形象辨识度极高。对于这一点,记者深有体会。第一次接触潮州木雕是在广州陈家祠,在一个高约一米的术雕神龛前,记者深深怀疑旁边标签上的“木雕”二字。那神龛雕工繁复,层次多而不乱,金光闪闪,乍一看根本不会想到它是用木头雕的。

“这正是潮州木雕最独特的地方。”多年后,记者向潮州木雕传承人李得浓描述初识潮州木雕的记忆,李得浓不无骄傲地如此说道。

确实,神龛、繁复、层次、金光,这些关键词很好地勾勒出了潮州木雕的典型特征――神器装饰、多层次镂通雕刻、金漆木雕。潮州木雕能够成为中国四大木雕流派之一,正和这些特点息息相关。

不是坚守,是生计

矗立在潮州市区的己略黄公祠被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祠堂内外的木雕装饰精致繁复得让人拍案叫绝。如果细心点便可发现,祠堂两边的木雕风格略有不同。原来,潮州木雕素有“斗艺”的传统,相当于现在的劳动竞赛。黄己略在修祠堂的时候,请来两班师傅各负责一侧的装饰,并在大堂中间竖起一面挡板,防止“偷艺”,完工之日便是拆墙之时。两边的师傅都铆足劲,极尽雕工之能事,最终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木雕财富。

时间退回到1957年,这是潮州木雕的一个历史性的年份。这一年,木雕师傅张鉴轩和陈舜羌合作完成的《虾蟹篓》在莫斯科获得第六届青年联欢节艺术博览会铜质奖章,“潮州木雕首次走向世界舞台”。

但李得浓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更加看重潮州木雕源远流长的精雕细琢的传统,“1957年以前,潮州木雕已经名扬海外了。”在他看来,那个标志性奖章,只是潮州木雕获得的一个实至名归的褒奖。


(未完,全文共3432字,当前显示11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