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怒海雄风牙擦苏 冷战中的美、苏落选攻击机

冷战开始后,多用途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都逐渐迈向超音速,但在各类先进战斗机层出不穷的上世纪60~70年代,也就是冷战最激烈时期,美国和苏联却不约而同地开发了以低空近距支援为主、拥有装甲防护的亚音速攻击机a-10和苏-25。直到现在,这两种飞机仍是世界上著名的对地攻击机。而a-10和苏-25这两个成功者在当年研制时,都有一个竞争者,分别是a-9和伊尔-102。不过,后两者最终都在选型pk中败下阵来。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被人们淡忘。但今天我们回顾当年美苏两个攻击机项目各自竞争背后的技术与经济因素,对于探讨先进装备在研制上的得失仍然大有裨益。

越南战争促成的a-x

在二战中,美国空军的前身——美国陆军航空兵虽然广泛执行了战术支援任务,但并没有装备攻击机,而是把任务交给了p-47/51和a-20/26。其中p-47/51是战斗轰炸机,a-20/26则是攻击性较强的双发中型轰炸机(a-26编号后来变更为b-26就证明了其轰炸机的本质)。尤其是p-51战斗轰炸机,在战争后期成为近距支援的主力,在打击德国地面部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是由于二战的实战检验,战后从陆军航空兵独立的美国空军全面接受了战斗轰炸机的概念,并随着喷气式飞机的广泛装备而迅速实现了超音速和喷气化。例如在朝鲜战争中,美国空军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主力就是喷气化的f-80/84战斗轰炸机。到越南战争开始前,美国空军已经拥有为冷战准备的全新喷气战斗机部队,主要使用f-100/105战斗轰炸机执行战术攻击任务,而更大、技术更复杂也更有战斗力的f-4“鬼怪”Ⅱ战斗机则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多用途战斗力。


(未完,全文共2455字,当前显示6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