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送课活动中提升自我]是送课下乡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6-0097-02在银川市教科所生物教研员王鸿老师的组织和安排下,我有幸第二次参加送课活动。送课活动是一项极具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借教科所王鸿老师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不仅促进了各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也在送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在整个送课活动中,使我在反复的磨课中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使自己在处理教材、分析教材和应对课堂教学中突发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浅谈一下在活动中对本课的预设与生成的反思和一些收获与体会。

一、预设——依据课标展开备课过程

我选送的是《水中的动物》这一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其内容有“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两部分。根据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此课的内容要求达到的知识目标为:(1)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2)阐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为: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分析,学会学习探究的方法。因此,关于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就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任务。

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便结合本学校班班有多媒体、实验室也有多媒体的教学条件,确定在实验室上一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究课,并在学校对自己所教的班级实施了最初预设的教学方案。

二、生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反复磨课,不断改进

“磨课”改进一: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自己学校上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究课,班班的课堂教学情况不一样,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准备往灵武三中送课之前,我们去了灵武三中,才知道这个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生源的情况。学生们几乎全部来自乡下、山区,并且全部住校。因此无法利用网络查阅有关“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的资料,于是便将由学生查找资料变为我将自己学校学生查找到的资料打印出来分发给灵武三中的学生,以便在课上利用。同时学校条件有限,实验室没有多媒体(这与在贺兰县金贵回中、银川回中实验室条件一样),我便及时将原来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究课改为常规的实验探究课,及时地在以前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改进。

“磨课”改进二:选择值得探究的问题的改进


(未完,全文共2803字,当前显示9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