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的差异|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

记:运载火箭最初由液体弹道导弹发展而来,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野明显,本文就谈谈两者差异。汤:各国运载火箭的发展,除日本外,无不与液体弹道导弹密切相关。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颖卫星的运载火箭“卫星”号是在世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ss-6的基础上拆装而成的。美国发射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朱诺”号,也是以“红石”液体弹道导弹为基础改成的。继“朱诺”1号后,美国还在“雷神”、“宇宙神”、“大力神”等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了“雷神”、“宇宙神”、“大力神”和“德尔塔”等系列运载火箭。西欧早期联合研制的“欧洲”号运载火箭,也是以英国“蓝光”液体弹道导弹为基础的。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同样是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伊朗于2009年发射其首颗自研“希望”号卫星的“信使”2运载火箭,则是由“流星”3导弹改装而成。

但随着各类航天器发展,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关机点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就运载能力而言,苏联ss-9导弹起飞质量达200-204吨,而弹头重量不过5吨。苏联ss-18是世界最大的两级液体导弹,有多型,最多可带10个分导式弹头,弹头当量最大2500万吨,但弹头重量不过1.3—6.8吨。与之对比,苏联于1971年发射的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质量约18吨,是ss-18导弹弹头最大质量的近3倍,最小质量的10余倍。美国第一个空间站“天空实验室”,总质量约77吨,由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18吨的“土星”5火箭发射入轨。另如,中国“长2丙”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4吨,“长3b"捆绑式火箭可将5.1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再如美国的“德尔塔”4号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为6.7-23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3.9-13吨。“德尔塔”2000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2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0.72吨。


(未完,全文共2677字,当前显示7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