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历程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日益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但是,早期在中国诞生的传统社会主义机械继承了经典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并最终导致了效率的缺失和共同贫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扬弃前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历史,开辟了效率和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71-03

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日益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旗帜。但是,人们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思考并没有结束,模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实践结果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困惑,这种情况下,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消除人们的困惑,对于继续推进思想解放、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来看,苏联、中国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弥补物质基础的薄弱,才能实现原始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在苏联,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碰壁后,列宁如梦初醒,改行新经济政策,从纯粹的公有制经济退回到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实现从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迂回过渡。斯大林上台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机械套用经典作家的思想,推行高速工业化政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等措施,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导致了畸形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严重缺失,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未完,全文共3264字,当前显示7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