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

作者:桂建生

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10期

教育对人类(人的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价值,这是人们所公认的客观事实。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教育对人类所呈现的实际意义(功能)也就不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据。我们研究教育的价值取向,不仅要进行教育哲学上的理论分析,而且要联系实际,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一、对过去教育价值取向确立的分析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社会性价值和个人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个人性价值包括个人的名利价值、人文价值等。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对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只有原始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这一形式。原始的社会教育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是教育的载体。二是全体人员都要接受教育,并且都接受相类似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三是教育与政治、宗教联系在一起。当时的政治是全体人员都参与决定事务,是相当的民主,民主决定产品的分配。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于是便产生了信奉鬼神的宗教,宗教活动也成为社会教育内容之一。原始社会经历了由群婚制向正式的一夫一妻制过渡的过程,无论是群婚制还是正式的一夫一妻制,其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交融在一起,其内容也相类似。原始社会,正由于没有社会分工,人类所生产的知识有限,缺乏产生专门教育机构的客观条件,只有原始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因而,这种原始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决定了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根本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功能。但是,毕竟存在着原始的教育形式。既然有教育,人们就有对教育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2.古代农业经济时期这一时期是指从奴隶社会开始到18世纪产业革命之前。随着奴隶制社会的建立和文化的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传播他们的意志,于是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原始的学校。在奴隶制社会,虽然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产生了学校教育,但由于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加上自然科学知识的生产量极其有限,统治阶级从创办学校开始,就看重教育的政治功能,追求教育的政治性价值,其办学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培养本阶级的子弟和接班人,并非是为了发展经济。封建社会,虽然在社会政治制度上有了质的变化,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仍未发生质的飞跃,统治阶级所追求的教育价值,仍然是它的政治性。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教育是“仁政”、“德治”的基础,教育就是要培养“好礼”、“好义”、“好信”、“仁德”的为民上的君子。孔子的教育目的观,深刻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使教育的社会政治性价值始终占统治地位。特别是科举制建立以后,读书与为仕紧密相联,连民间的私学也是为考取功名服务。技术的传授都是父传子式的代代相传,或者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授。虽然官方也办过医学类的学校,但相对而言,传授技术类的学校实在太少,终究未成气候。在这一阶段,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地区也如此,其所谓的差异,就是体现在宗教方面。在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教育与宗教紧密结合,为传播宗教的教育具有一定规模。


(未完,全文共6376字,当前显示13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