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古月照今尘 国民党

《李兴造像》全称《北魏沙门惠诠弟李兴造弥勒像记》,立于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七月十五日。文字共七行,可辨识者有七十余字。内容简单,文字左右两旁浑朴精妙、对称而有变化的佛像、飞天的衬托,使得整个造像方正谨严,小中见大,完整而大气。造像无一例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人情风俗、生活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摆脱了神的幻想而更接近于真实人间的倾向,在规模布局和人物造型等方面渐趋自由灵活,神像不再是清一色的天王摩拳擦掌、怒发冲冠,令人望而生畏,佛像常有招手向前的姿态,流露着嫣然的浅笑。这些形象的改变及创造,显然是作者从人间现实生活中体会得来的。尤其是人的脸部表情和手的姿势十分生动,宛如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并不是偶像幻想中的神,感觉美好而亲切。写实手法极为高超。不论人物体躯、脸形,还是所持伞、扇、华盖等,皆表现出高低起伏的立体感,结构匀称,手法纯熟。执司侍从仪仗中有举伞盖者,有捧奁盒者,有牵衣带者,俯仰正侧,姿态表情各不相同,全部人物动态和谐,形象鲜明饱满,富有强烈的装饰感与感染力。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加上极少数统治者因一时利害关系及个人好恶,常常下令灭法毁佛,以致很多造像在劫难逃,难以保存流传,历代遗存至今的不及万分之一。流传至今的精品,值得加倍珍视。图像与文字属于有机整体。《曹伯憘造像》中图像面积远多于文字。《李兴造像》是对称式的,以图像为主。类似汉碑中的《西狭颂》,图像精美奇特,极为罕见。碑帖可以通过不断比较得出新的认知。领略造像之美,从宏观到微观,从具象到抽象,有刚与柔的对比,轻与重的对比,清晰与模糊的对比,写实与写意的对比,更是包含阴阳对比,最具意味,有两层含义,一是生与死的对比,二是从形式上来看,字迹基本上都是阴刻,造像浮雕阳线,形成对比。整体上有无穷无尽的美感,变化生生不息。


(未完,全文共3413字,当前显示7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