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红色铁骑90年

坦克,经过了二战时的辉煌,迎来了新时期的曙光。两大阵营的对垒,使世界并不太平;核战争的魔影,使坦克的身价倍增。二战后进行的各种核效应试验和战术演习表明,“坦克是核战争条件下理想的作战工具”。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期,苏联军方采取了渐进式的坦克发展模式。这一时期,在充分吸收二战中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教训,并广泛吸纳二战后新的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苏联人迅速研制出战后第一代坦克――t54/55中型坦克。其性能远远强于美国同一时期的m48中型坦克;从1954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t-54/55坦克的总生产数量高达6~7万辆,同样超过了m48坦克的生产数量(11703辆)。苏联坦克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巨大优势,成为悬在北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当时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华约国家惧怕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惧怕北约国家的海空军优势,而北约国家则惧怕华约国家的装甲优势,担心“钢铁北极熊”会在一个早晨踏破柏林墙,横扫欧洲大陆。值得庆幸的是,冷战虽冷,但并没有转化为“热战”。

t-54/55坦克大体上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充分继承和发扬了t系列坦克的一贯风格,总体性能好,三大性能综合平衡,结构较简单,乘员易于操控

第二,充分考虑了核战争条件下的作战特点,采用了抗压、抗弹性能好的半圆形炮塔,加上采用了自动化的三防装置,整车的密封性好,适于在原子条件下作战

第三,优先考虑火力的打击力。采用的100毫米坦克炮,在20世纪50年代堪称是中型坦克之最。火炮口径大于同一时期的m48坦克和英国的“百人队长”坦克。“百人队长”坦克直到5/2型才采用105毫米火炮。

第四,可靠性好,便于大量制造

t-54/55坦克先后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军队中服役,至今仍是40多个国家的现役装备。这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我国的第一代国产59式中型坦克,就是在t-54a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

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还研制成功t-10m重型坦克、pt-76水陆坦克和13tr-152轮式装甲输送车。全方位地展现出“世界第一坦克大国”的风采。其中,t-10m重型坦克那带横向倾角的车体首上装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花絮,这里还要介绍一种奇特的苏联四履带式坦克。在20世纪50年代,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的托洛亚诺夫设计组设计出一种适合于原子条件下作战的奇特的四履带式坦克,研制代号为“279项目”。由于这种坦克最终未能定型,所以人们只好称它为“279项目坦克”――未出笼的“钢铁猛兽”。

它的战斗全重为60吨,属于重型坦克范畴,主要武器是1门130毫米火炮,辅助武器是1挺14.5毫米并列机枪,火力相当强大。车体的装甲厚度达到了305毫米。炮塔为卵圆形,车体为近似椭圆形,装甲倾角极大。如果去掉炮塔,车体活像一个“大飞碟”。更绝的是,它有四条履带,活像一条大爬虫。采用的液气悬挂装置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它可以使坦克的重心降得更低,像螃蟹一样趴在地上,使原子爆炸的冲击波极难倾覆它。车体内部设计了很多夹层,填充防辐射物质,可以有效地将贯穿力极强的快中子转化为慢中子。

据认为,采用这种非常规结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坦克抗冲击波的高压和抗倾覆能力。无疑,在这方面,它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它的缺点也是突出的,如行动装置的结构复杂,造价极其昂贵,车内空间狭小,内侧履带和负重轮维修困难,甚至连乘员的上下车也挺费劲。这样,尽管279项目坦克于1957年制成了样车,并顺利地通过了审查,但最终未能定型生产。


(未完,全文共9941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