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支一扶的利弊2019

一“三支一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效果,确实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文化技术、卫生医疗和扶贫脱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施效果,但同时也暴漏了一些不可小视的问题。

(一)“三支一扶”优惠政策落实差异巨大从总体上来说,“三支一扶”从开始实施以来还是较为顺利的,获得了很多大学生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但是,也有部分参与“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在服务期满之后,给有些政府在对大学生优惠政策的落实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在服务期间待遇落实不一。当前,就某省总体来说,“三支一扶”大学生是由国家统一发放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补助,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另外补助200~400元,每人每年2000元的交通和医疗补贴、住院医疗和人身意外保险,此外,再无任何其他补贴,即使是这样,有的地方由于财政紧张当初所作出的承诺却落实不到位,还有的甚至克扣省财政下拨的专款。

本身一年不足12000元的补助对于一个已经走向社会大部分离家在外参与“三支一扶”计划的志愿者来说数额就是非常有限的,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更何况有的地区落实政策不到位。这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由于得到的报酬较低,而对“三支一扶”的前景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开始沉不住气了[1]。

二是“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志愿者扎根基层农村的“政策断层”。2009年2月23日的《工人日报》有一篇报道说甘肃的酒泉市大学生基层就业遭遇“政策断层”问题。2006年酒泉市肃州区招募了100名大学生到基层乡镇工作,其中“三支一扶”的大学生31名。根据当年当地的政策,“如原基层服务单位有工作空缺,要优先考虑‘三支一扶’人员,所在县、乡的企事业单位如有职务空缺,也要拿出部分职务吸纳该部分毕业生。”但是,有关部门虽然承认该项政策的存在,但以没有具体操作办法为由,至今没有为一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工作。类似的情况不仅在肃州发生,在许多地方都曾出现,有关人士将此称为 “政策断层”。

三是“三支一扶”计划国家优惠政策力度不大。前些年,尽管国家、各省市陆续出台了促进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政策比较笼统,一些承办单位职责不清,也没有相应公开的办事流程,经常会遇到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对于享受的优惠政策不清楚要去哪里办,应该怎么办的情况二是在落实优惠政策的服务中负责单位对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所需提交材料标准不一,部分承办政策单位也没有按时开展工作人员培训,出现了工作人员不清楚“三支一扶”有哪些优惠政策,更不清楚落实政策的办理流程。期间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部分承办政策的职能单位和各地区“三支一扶”办公室之间在落实相关政策和工作配合中,沟通机制不够顺畅,基本思路不够灵活。并且,原本力度就不大的优惠政策近几年还有收口的迹象。2010年10月21日,凤凰网教育专栏转载了中公教育的一篇文章《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三支一扶职位报名情况分析》,文章说根据新规定,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公务员,既可报考定向考录的职位,也可报考其他职位,不再实行加分等优惠政策。

虽然对比去年,面向“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职位数量全部成倍增长,但面向“三支一扶”的职位仅为72个,对于2008年全国 34020名“三支一扶”志愿者来说就少得可怜了。


(未完,全文共10815字,当前显示14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