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与行为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后期疫情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济宁医学院医学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自设问卷通过微信+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33份(有效率98.1%)。被调查对象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为(72.89±13.22)分,答题正确率为72.93%。不同性别(。2=24.780,P<0.001)、不同年级(。2=15.830,P=0.001)、不同专业(。2=23.236,P<0.001)、不同学历层次(。2=7.462,P=0.024)的医学生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8%的医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同专业(。2=11.767,P=0.038)、不同年级(。2=15.147,P=0.002)、不同性别(。2=45.679,P<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4%的医学生愿意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不同专业间(。2=25.81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医学生对我国防控新冠肺炎有信心。72.9%的人没有外出参加聚会,不同专业(。2=11.176,P=0.048)、不同学历层次(。2=6.261,P=0.04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3%的医学生购买过防护用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认知(OR:1.377,95%CI:1.092~1.737)、对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信心(OR:0.253,95%CI:0.081~0.769)、购买过防护用品(OR:1.709,95%CI:1.171~2.494)的学生更愿意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结论医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应继续加强新冠肺炎知识的宣教,监督医学生防控措施的实施,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消除恐慌心理,助力我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关键词: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认知;态度;行为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随后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该疾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文简称新冠肺炎)[1]。WHO已将该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2]。该疾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3]。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4]。目前认为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即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潜伏期患者和恢复期患者传染性还有待研究明确;人群没有免疫力,普遍易感[5]。医学生作为祖国医学的未来,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医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为下一步疫情防控提供指导和依据。

1对象与方法


(未完,全文共5118字,当前显示12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